第22章 不是不刊发
当天,一个消息传遍了杂誌社。
他们《人民文学》书刊居然要刊登一篇爱情小说。
在编辑社內的大小编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感到很意外。
《山楂树之恋》的稿子在杂誌社內传著阅读。
稿子被分成了很多份,一个编辑读完一部分,会传给另一个编辑。
和祁卫国交好的编辑老魏抢著第一个读起了稿子。
可读完后,他有了一种上当般的难受!
老魏感慨,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读过这么好的稿子了?
很快,另一位编辑读完后,居然当场泪水止不住的哭了。
“老三呀,静秋,为什么?连最后一面都没让两人相见,老三都全部努力,最后静秋还是忘记了……”
看到有编辑看完后居然流泪了,不少编辑內心还不信邪,可惜试试就逝世。
当读完以后,那些编辑心头无不感觉有一股悲伤,心头或有或无的异样情绪想要喷涌而出。
他们都被“治癒”了!
这让编辑部里那些还未读过的编辑们对《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更加好奇了。
这得是多么感人的故事,才能感动的到阅歷丰富的编辑?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普通的知青爱情故事。
当编辑们一个个读完以后,都被这个新颖的在剧情上让人意想不到反转的文学性十足的爱情故事给惊嘆到了,或是被“治癒”的落泪了。
想一想,在后世看来十分俗套的日本电影《追捕》几年前引进之后,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可想而知,如果这个年代的人领略后世的一些新奇脑洞,会是多么的诧异。
崔道怡,刘建清等资深老牌编辑们,读完后不是沉默,就是流泪了。
他们纷纷谈及了读后的评价。
“哎呀,说起来有点丟人,我这么个老头子读你们年轻人的爱爱.情情.的小说都能读哭了。”
“这部小说里的爱情故事,乾净的如一张白纸,甜的又如一块齁嗓的,也太文学性的悲情,更笼罩著一种让人无法倾诉的感情……”
“这篇稿子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太优秀了!刊登!我们《人民文学》一定要刊登这篇稿子!”
……
刚出差回到编辑部的未来的文化大佬王蒙在读后也感慨道:“这真是一篇让我读了惊嘆连连的小说呀。”
编辑部里,一些男女的年轻编辑们本来內心对於爱情这个东西就抱有幻想的。
所以当读完后,他们一个个都潸然泪下,对这个小说的结局也最为意难平。
“我不明白,静秋和老三之间,已经是那么美好纯洁的乾净到让人羡慕与痴迷了,作者为什么非得写的这么绝望的一个结局?”
“这个结局太不光明了,我认为应该改一下。就算静秋最后没有想起,起码要让静秋见到老三最后一面呀。”
“主编,这一处地方,稿子开头这几句序言,可能有点误导性。”
一位编辑从《山楂树之恋》挑了一处待改的地方,正是刘如乔当初故意写下的序言。
“我认为这一处地方可改,也可以忽略不改,全文添加上这段序言,可能也是作者深思熟虑的。”
另一位编辑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祁卫国深意的看了一眼那位编辑,怎么感觉对方是吃过亏以后,也想让读者们“踩坑”?
“主编,我也是这种观点。”
祁卫国也点了点头,挺刘如乔,不过他一停顿,又立马发表个人意见:“当然,主编,你要觉得不满意,那我们就刪掉。”
看著编辑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忽然,张光年仿佛看到了等《山楂树之恋》刊登后,全国的读者们读完后的反应,將会是更加激烈的一幕幕,唉,头疼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