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工作量,但能大幅减少粉尘。”林胜利解释,“杜队长,安排专人给每颱风钻接上水管。”

杜兴国立即点头:“没问题!”

“水管从哪来?压力怎么保证?”一个年轻技术员提出疑问。

林胜利早有准备:“我已经和机修厂联繫过了。他们会在一周內完成所有设备的改造。”

会议结束后,改造工作立即开始。机修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给每台凿岩设备都安装了供水系统。

一周后,湿式凿岩正式投入使用。

第一次试验的效果让所有人震惊。凿岩机钻孔时,水流冲刷著岩屑,粉尘几乎消失殆尽。

洞內的能见度大幅提升,工人们终於能看清楚掌子面的情况了。

“太神了!”一个工人摘下口罩,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肺里都清爽了!”

其他工人纷纷尝试,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苏晓云医生例行巡诊时,发现了显著变化。

“林工,这几天因呼吸道问题来就诊的工人明显减少了。”她找到林胜利,眼中满含感激,“你为工人们做的这些,大家都记在心里。”

林胜利摆摆手:“这是应该的。保护工人的健康,本来就是技术改进的目的之一。”

苏晓云看著他认真的神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个男人不仅技术超群,更有一颗善良的心。

湿式凿岩的成功,让工人们对林胜利更加信任。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二项改进,標准化爆破参数。”林胜利宣布下一步计划。

他要將老师傅们几十年积累的爆破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標准数据。这项工作的难度,不亚於重新发明爆破技术。

爆破组长老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他拍著胸脯,一脸自负:“林工,我放炮放了三十年,闭著眼睛都知道这块石头该用多少药!用不著你这纸上画的玩意儿!”

其他老师傅也纷纷附和。在他们看来,爆破是一门艺术,靠的是感觉和经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林胜利笑著递上一根烟:“王师傅,您的经验是宝贝,我就是想把您的宝贝变成咱们工程局的传家宝,让新来的也能学到您的真传啊。”

这个说法让老王有些意外。他本以为林胜利要否定他们的经验,没想到是要传承下去。

“传家宝?”老王接过烟,若有所思。

“对,传家宝。”林胜利点点头,“您三十年的经验,如果只存在您脑子里,那以后怎么传给徒弟?但如果变成了標准,就能永远流传下去。”

老王的態度开始鬆动。他確实担心自己的技术失传。

“那,我配合你试试看。”

林胜利大喜:“太好了!有您这样的高手指导,这个手册一定能编得完美。”

接下来的几天,林胜利每天都和老王一起下到掌子面。他详细记录著老王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判断。

“王师傅,您看这个裂隙,为什么要减少装药量?”

老王用手摸著岩壁:“你看这里,石头鬆了。装药多了容易炸过头,把后面的好石头也震坏了。”

林胜利赶紧记录下来,並测量相关数据。

“那具体减少多少呢?”

“这个……”老王挠挠头,“凭感觉吧,大概少个三分之一。”

林胜利继续追问:“三分之一是按什么標准?是按裂隙密度,还是按岩石硬度?”

这下把老王问住了。他从来没想过要量化这些经验。

经过几天的合作,老王开始理解林胜利的想法。原来那些“凭感觉”的判断,背后都有科学道理。

“林工,你这脑子真好使。”老王佩服地摇头,“我干了三十年,都没想过这些门道。”

《爆破参数傻瓜手册》的编写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著。林胜利白天下洞观察,晚上整理数据,经常工作到深夜。

杜兴国看在眼里,心疼不已:“林工,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没事,时间紧迫。”林胜利揉揉疲惫的眼睛,继续计算著复杂的公式。

就在手册即將完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那天上午,掌子面正在进行钻孔作业。突然,一块拳头大的岩石从洞顶脱落,差点砸中正在操作的工人。

更严重的是,岩石脱落的地方开始渗水,水滴不断滴落在地面上。

林胜利闻讯赶到现场,仔细检查著岩壁的情况。

他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地质报告上那个模糊標註的“小型断裂带”,他们遇上了。

断裂带意味著什么,林胝利比任何人都清楚。鬆散的岩石、地下水、不稳定的应力分布——每一个都是致命的威胁。

更糟糕的是,如果断裂带的规模比预想的大,整个导流洞的设计可能都要推倒重来。

一个月翻番的承诺,瞬间变得遥不可及。

杜兴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林工,这下麻烦了。”

林胜利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观察著渗水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