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就要眼睁睁看著这颗钢铁心臟停止跳动吗?不,绝不!

“王总工,请给我三天时间。”林胜利转身面对眾人。

“我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修复方案。如果可行,我们就干。如果不行,再考虑其他办法。”

王成林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三天时间。但你要保证,方案必须万无一失。”

林胜利把自己关在技术室里,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出门。

他翻阅大量技术资料,结合前世丰富的设备维护经验,一点点完善著修复方案。

桌上的草稿纸越堆越高,咖啡杯早已见底。他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第三天深夜,林胜利终於完成了方案。

厚厚的一叠图纸整齐地摆在桌上,从工艺流程到工装设计,从焊接参数到热处理曲线,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说明。

天刚蒙蒙亮,林胜利就抱著图纸冲向车间。他要找到项目部最顶级的车工和钳工老师傅,向他们展示这套修复方案。

老张师傅是项目部公认的车工高手,四十年的工龄让他对金属加工有著近乎直觉的理解。当林胜利展开图纸时,他戴上老镜,仔细端详著每一个尺寸標註。

“小林,你这个想法很大胆。”老张师傅指著图纸上的工装设计。

“但这套夹具的精度要求太高了,咱们现有的设备能达到吗?”

“张师傅,我已经考虑过了。”林胜利蹲下身,用粉笔在车间的水泥地上画起图来。“我们可以分步进行,先粗加工,再精加工。”

他的粉笔在地面上飞舞,复杂的加工工艺被简化成直观的图形。

围观的师傅们越聚越多,每个人都被这套精妙的方案所震撼。

“补焊的位置要先开坡口,保证熔合质量。”林胜利画出了坡口的形状。“焊条选用e7016,电流控制在120-140安培。”

钳工师傅老李蹲在一旁,眼神专注地看著地面的图画。

“焊后热处理怎么控制?座环这么大的部件,咱们没有专用的热处理炉。”

“用电热毯包裹,分区域加热。”林胜利继续画著。“温度控制在600度,保温两小时,然后缓慢冷却。”

老张师傅摘下眼镜,仔细擦拭著镜片。“小林,你这套方案在理论上確实可行。但实际操作的风险还是很大。”

“风险我来承担。”林胜利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师傅。“只要大家肯配合,我有信心把这颗钢铁心臟救活。”

老师傅们被林胜利的决心所感动。

他们面面相覷,最终老张师傅代表大家开口。

“好!既然小林你敢画图,我们就敢上手干!”老张师傅拍拍胸脯。“大不了豁出这把老骨头,陪你疯一回。”

其他师傅也纷纷表態支持。

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挑战,更是一次对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林胜利收起图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个简陋的车间里,在这群朴实的工人中间,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一场围绕著“钢铁心臟”的抢救行动即將展开。成功或失败,都將在这里见分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