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力学试验室出来,孙振国的態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他召集安装队全体成员,严肃传达了新的质量要求。

“从现在开始,一切按林工的標准执行。”孙振国拍拍胸脯,“谁敢糊弄质量,我第一个不答应!”

预埋件的修正工作立即展开。

工人们用水钻在偏差位置开孔,然后用环氧树脂胶將轨道重新固定。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林胜利制定的工艺执行。

修正完成后,第二次覆核测量显示,所有预埋件的偏差都控制在了1毫米以內。

“现在开始首次大型吊装。”林胜利站在龙门吊的控制台前,“目標:泄洪弧形闸门。”

这扇弧形闸门重达120吨,高达8米,是整个泄洪系统的核心部件。

林胜利心里清楚,这扇门不仅是泄洪系统的核心,更是他新工艺体系的第一块试金石,成败在此一举。

“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孙振国举起对讲机,“吊装作业即將开始!”

自造龙门吊再次发挥威力。四台卷扬机同步启动,粗大的钢缆缓缓收紧。巨大的弧形闸门离开地面,在阳光下旋转著上升。

林胜利紧盯著各项参数指示器。载荷、速度、位置,每一个数据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调整姿態,向西偏移5厘米。”他通过对讲机下达精確指令。

龙门吊的控制系统精確响应,闸门在空中微微调整位置。下方的门槽已经清理乾净,等待著这个钢铁巨兽的到来。

“开始下降。”林胜利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120吨重的闸门缓缓下降,越来越接近门槽。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现场安静得只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当闸门的导向轮接触到轨道时,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林胜利仔细观察著接触点,確认位置完全准確。

“继续下降,保持当前姿態。”

闸门沿著轨道继续下沉,每一毫米的移动都牵动著所有人的心。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精密製造能力的终极考验。

十分钟后,巨大的弧形闸门完全就位。测量结果显示,安装精度达到了惊人的0.8毫米,远超设计要求。

“成功了!”孙振国激动地挥舞著安全帽,“这精度简直是艺术品级別的!”

工人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胜利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他知道,这只是金结安装的开始。

接下来,他们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连接水库和水轮机的压力钢管即將开始製作和安装,这需要极高水平的特种焊接技术。

“胜利,我们的焊工能胜任压力容器焊接吗?”王成林走过来,眉头微皱。

林胜利望向远方的钢管堆放区,那里即將成为新的战场。“技术可以学习,关键是要有学习的决心。”

夕阳西下,泄洪闸门在橘红色光芒中显得格外雄伟。

这座钢铁门神將守护著大坝的安全,也见证著龙溪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但林胜利心中清楚,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压力钢管的焊接质量直接关係到整个电站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必须想办法提升现有焊工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其他解决方案。时间紧迫,容不得他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