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进水塔结构施工与高空作业
烈日当空,龙溪项目部的工地热浪滚滚。厂房內,自造龙门吊的焊接声此起彼伏,火四溅。
另一头,进水塔的施工也提上了日程,那又是个硬骨头。
林胜利站在进水塔的基础平台上,手持图纸,仰望著即將拔地而起的高耸结构。
这座混凝土巨塔將从水库底部直达水面,承担著从不同高程引水发电的重任。
“胜利,这高空作业的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安全科长老张擦著额头的汗珠,眉头紧锁,“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李强推了推眼镜,翻开技术资料。“按照传统工艺,我们需要搭建巨大的脚手架,不仅成本高昂,工期也会大大延长。”
林胜利放下图纸,目光坚定。“我们要採用一种全新的工艺——滑模施工。”
老张瞪大眼睛。“滑模?那是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让模板系统跟著混凝土一起向上爬升。”
林胜利在地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后,通过千斤顶將整个模板平台向上提升,然后继续浇筑下一层。”
张思明从厂房那边跑过来,满头大汗。“胜利,你又搞什么新样?听说要在天上盖房子?”
“不是在天上,是让房子自己往天上长。”林胜利笑著解释,“这样既节约了脚手架材料,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老张摇头,满脸担忧。“小林,这种悬在空中的作业方式,我真是放心不下。万一平台掉下来…”
“老张,別急著否定。”林胜利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先做个地面试验,用事实证明这套工艺的安全性。”
试验场地选在了厂房旁边的空地上。林胜利带领技术组,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一套1比1的滑模试验装置。
“这傢伙看起来確实像个钢铁螃蟹。”张思明围著装置转了一圈,“外壳硬邦邦的,还有这么多钳子一样的夹具。”
装置的主体由槽钢焊接而成,四周配置了十几台千斤顶。
內侧的模板面板光滑平整,外侧的操作平台宽敞稳固。整套系统紧紧抱著中央的混凝土浇筑区域。
“现在开始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林胜利指挥著混凝土车缓缓靠近,“注意控制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著振捣棒,將新鲜的混凝土密实。灰色的浆体逐渐充满了模板空间,表面平整光滑。
老孙用手背试探了一下混凝土的温度。“小林,这温度控制得很好,既不会凝结太快,也不会太稀。”
四小时后,混凝土达到了初凝状態。林胜利检查了一下强度,满意地点头。
“开始第一次提升!”他举起右手,“所有人注意安全,动作要整齐划一!”
十几名工人分布在各个千斤顶旁边,手握摇把。隨著林胜利的手势,所有人同时开始转动。
“嘎吱嘎吱”的声音响起,像是一首机械的交响乐。千斤顶的螺杆缓缓转动,巨大的滑模平台开始向上爬升。
烈日照射在工人们汗湿的后背上,反射出点点光芒。空气中瀰漫著新鲜混凝土特有的石灰味道,还有被太阳炙烤的钢铁散发的热气。
整个过程稳定而有序,滑模平台以每分钟几厘米的速度均匀上升。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没有任何破损或变形。
“太神奇了!”老张瞪大眼睛,“这个大傢伙真的能自己往上爬!”
李强兴奋地记录著各项数据。“提升过程中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半小时后,滑模平台稳稳地停在了新的高度上。下面已经脱模的混凝土柱体表面光滑,线条笔直。
“成功了!”张思明挥舞著安全帽,“这比爬楼梯还稳当!”
老张围著试验柱仔细检查,用手敲敲表面,侧耳倾听。“质量確实不错,表面平整度比传统工艺还要好。”
“既然地面试验成功,我们就开始进水塔的正式施工。”林胜利收起图纸,“不过要把安全措施做得更加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