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坝內廊道、电梯井等复杂结构施工
春风拂过龙溪河谷,带走了冬日的最后一丝寒意。
大坝主体已初具规模,如一道灰色的城墙横亘在峡谷之间。
林胜利站在坝顶,俯瞰著脚下忙碌的工地。
阳光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却掩不住眼中的坚定。
“林工,廊道顶拱的模板拆了,您得去看看。”老孙匆匆走来,脸色不太好看。
林胜利心头一紧。廊道和电梯井,是大坝內部的“五臟六腑”,盘根错节,哪一处出了问题,整座大坝都可能瘫痪。
“走,马上去看。”
顺著陡峭的施工梯道,两人钻入坝体內部。
隨著深入,阳光逐渐被黑暗吞噬,只有零星的工作灯照亮狭窄的通道。
空气中瀰漫著混凝土的潮湿气息,夹杂著钢筋的铁锈味。脚下的积水反射著昏黄的灯光,墙壁上的水珠不断滴落,发出规律的“滴答”声。
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段新浇筑的廊道顶拱暴露在灯光下。
“这…”林胜利皱起眉头。
顶拱表面坑坑洼洼,大片的蜂窝麻面触目惊心。
他伸手轻敲,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明显是混凝土没有振实。
“怎么会这样?”林胜利转向一旁的施工班长。
班长挠著头,一脸无奈:“林工,这地方太窄了,钢筋又密,常规振捣棒根本伸不进去。我们只能用钢钎捣,效果…”
他没继续说下去,但问题显而易见。
“林工。”钱立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自从抗洪之后,这位副主任对林胜利的態度有了明显转变。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后续几十个类似部位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钱立达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语气中带著真诚的忧虑。
手电光下,混凝土的缺陷一览无余。林胜利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无意识地在裤子上敲著,脑子飞快地转著,盘算著怎么才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这部分需要凿掉重做。”他果断决定,“同时,今晚我们要解决振捣问题,否则明天的浇筑就別进行了。”
回到技术组办公室,林胜利立刻召集了李强、张思明和机修班的几位老师傅。
“我们需要一种小型振捣器,直径最好能减半,但振动效果不能降低。”林胜利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草图。
“这可难办了。”机修班老王摇头,“市面上没有这种设备,就算订购,没个把月也到不了。”
林胜利眼睛一亮:“那我们自己造一个。”
“自己造?”所有人都愣住了。
“对,就用我们现有的材料。”林胜利指著图纸,“需要一个小功率电机,一根细钢管,还有能做偏心块的钢材。”
机修班的师傅们面面相覷,但看到林胜利坚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
“车间里有几台报废的小电机,钢管也能找到。”老王思索著,“但这玩意儿真能用吗?”
“试试就知道了。”林胜利捲起袖子,“今晚大家都別睡了,明天一早必须拿出成品。”
机修车间很快忙碌起来。电焊的火在黑夜中闪烁,金属切割的尖啸声划破夜空。
林胜利亲自参与设计和组装。他的手指灵活地调整著每一个零件,眼神专注得仿佛世界只剩下这一台小设备。
“电机转速太低了。”他皱眉,“振动频率不够,混凝土振不实。”
“能不能改变齿轮比?”李强推了推眼镜,提出建议。
林胜利眼前一亮:“对!用小齿轮带动大轴,增加输出转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