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刚散去,龙溪项目部迎来了歷史性的一刻。

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大坝主体首批混凝土浇筑即將开始。

李振华站在浇筑仓边缘,目光扫视著整个工地。

工人们早已就位,各种设备运转正常。空气中瀰漫著机油和水泥的味道。

“同志们!”李振华的声音在山谷中迴响,“今天是龙溪水电站建设的重要节点。从今天起,我们的大坝將真正从地底向天空生长!”

工人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第一车混凝土缓缓驶来,车厢里的灰色浆液在阳光下泛著微光。

林胜利站在浇筑仓內,手中握著《温控施工指导手册》。这是他亲自编写的技术文件,现在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老张,冷却水管这样铺设。”林胜利蹲下身,与工人老张一起操作。他的手指沿著管道走向,仔细检查每一个弯曲点。

“弯曲半径不能小於管径的五倍,否则会影响水流速度。”

老张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这个年轻的大学生不仅懂理论,还愿意亲自动手。

混凝土开始倾倒,灰色的浆液在仓內缓缓流淌。振捣棒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按照手册要求进行操作。

林胜利来回巡视,眼神锐利地观察著每一个细节。他的要求近乎苛刻,任何细微的偏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振捣深度不够!”他指著一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插入下层5厘米,確保层间结合牢固。”

操作工人立即调整,重新进行振捣。林胜利满意地点头,继续检查其他部位。

技术组的老刘站在一旁,脸上带著不屑的表情。他向身边的工友嘟囔著。

“瞧这架势,比建人民大会堂还仔细。不就是浇个混凝土吗,用得著这么复杂?”

几个老工人听了,也开始窃窃私语。他们习惯了凭经验干活,对这种精细化管理颇有微词。

“年轻人就是爱折腾。”一个工人摇头,“我们干了这么多年,还用得著他教?”

林胜利听到了这些议论,但他没有反驳。他知道,只有用事实才能说服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浇筑工作进行到一半时,远处传来刺耳的剎车声。一台运输混凝土的翻斗车在半路拋锚,黑烟从引擎盖下冒出。

“糟了!”张思明跑过来匯报,“运输车故障,混凝土供应中断了!”

现场瞬间陷入紧张。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开始初凝,如果不能及时续接,就会形成“冷缝”。

这是混凝土工程的大忌,会严重影响结构强度。

老刘在一旁冷笑。“看吧,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我们的老办法靠谱。”

林胜利心里一沉,前世处理类似事故的画面在脑中飞速闪过。“二十分钟,极限时间!”

他迅速扫了一眼现场的工具和材料,一个土办法立刻成型。

“立即对接合面进行凿毛处理!”林胜利果断下令,“用钢丝刷清理表面浮浆!”

工人们迅速行动,钢丝刷在混凝土表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林胜利亲自监督,確保每一寸接合面都处理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