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阴云压得很低,山谷里瀰漫著潮湿的雾气。

隨著岸坡修整完成,大坝基岩面像一张巨大的石质画卷完全展现在眾人面前。

灰褐色的岗岩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跡,每一道裂纹都述说著地质演化的故事。

林胜利站在基坑边缘,目光扫过整个开挖面。这里將是整座大坝的根基,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王总工,我需要对基岩面进行详细的地质测绘。”林胜利摊开一张空白的记录表,“这是后续所有地基处理工作的基础。”

王成林点头,眉头微皱。“你需要什么人手?”

“李强,还有小陈、小赵。”林胜利指了指技术组的两个年轻人,“组建一个临时的地质编录小组。”

“太好了!”李强没忍住,低声说了一句,他立刻拿出笔记本,翻开崭新的一页,笔尖悬在纸上,已经迫不及待了。

“胜利,你要搞什么新名堂?”张思明扛著测量设备走过来。

“地质编录和岩体质量分级。”林胜利拿出一张表格,上面列著密密麻麻的评分项目。“把复杂的岩体状况量化,用数据说话。”

表格分为五大类:岩石强度、节理密度、裂隙宽度、风化程度、地下水情况。每项都有详细的评分標准和计算公式。

小陈接过表格,眉头紧锁。“这些参数怎么测?”

“我来教你们。”林胜利拿起地质罗盘,“首先学会测量岩层產状。”

他蹲在一处露头前,將罗盘贴紧岩面。“看清楚,走向这样读,倾向这样看,倾角这样测。”

李强在一旁认真记录著每个步骤。他的笔记本上很快填满了图表和数据。

“这条裂隙是张性的,那条是剪性的。”林胜利指著岩面上的不同纹路,“断层和节理的识別要靠经验,更要靠细心观察。”

安全绳从高处垂下,林胜利背著工具包开始攀岩作业。他的动作谨慎而熟练,每一个支点都经过仔细检查。

单手抓住绳索,另一只手拿著地质锤。目標是一块看似完整的岗岩。锤子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迴响。

但他的手指抚过敲击点时,感受到了细微的震动。一股凉意从指尖传来,那种异样的触感让他心中警觉。

这块岩石內部隱藏著肉眼看不见的微裂隙。

他用粉笔在关键位置做上標记,然后继续向下攀爬。每一处可疑的地方都要仔细检查,每一个数据都要准確记录。

“胜利,小心点!”张思明在下面大声提醒,手里举著热水壶和乾粮。

虽然不懂地质,但张思明承担起后勤保障的重任。每天背著补给品,充当“地面观察哨”,確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天的测绘工作进展顺利。李强的记录本已经写满了两个,各种数据和图表整理得井井有条。

第四天上午,事情发生了变化。

“林工,你快来看看这里!”小陈的声音透著紧张。

林胜利顺著绳索快速下降,来到小陈指向的位置。林胜利喉咙发乾,只觉得后背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一条横贯坝基的软弱夹层暴露在眼前,宽度接近30厘米。灰黑色的夹层物质鬆散破碎,与周围坚硬的岗岩形成鲜明对比。

李强跑过来,看到这个巨大的“伤疤”后脸色发白。“胜利,这怎么办?如果处理不好,整个大坝的稳定性都会出问题。”

林胜利的表情变得凝重,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夹层的构造。软弱物质主要是风化的长石和石英碎屑,夹杂著黏土矿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