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考察组来了
他走到窗边,看著夜幕下巍峨的大坝轮廓,机器的轰鸣声依旧,那是他日夜奋斗的地方。
他想起为了攻克一个热传导公式,在办公室熬过的无数个通宵;想起为了验证一个参数,顶著烈日在大坝上一遍遍地测量;
想起那本厚厚的《施工指导手册》,每一个字都是他亲手敲打出来的,每一张图都是他亲笔绘製的。
那是他的心血,是他智慧的结晶。他来这里,是为了建设,是为了报国,是为了让大坝固若金汤。
名字,似乎没那么重要。然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仍在他心头縈绕。这不仅仅是名字的问题,更像是一种对个人价值被稀释的隱忧和不甘。
就在他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林胜利同志,在吗?”是宣传科严桂芳科长的声音。
林胜利收起信件,將那份复杂的心情压在心底,整理好思绪,起身开门。
“严科长,您怎么来了?”他有些意外。
严桂芳的脸上带著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小林啊,明天考察组就要来了,我跟小李她们排练《春天的故事》,总觉得还是差了点什么。
这歌,你上次指导的时候,唱得特別有那种劲儿,那种对未来的盼头。我们怎么也学不来你那种感觉。
你看,我们唱的调子都对,词也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唱不出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味道。”
她身后的小李也探出头来,满脸期待地补充道:“是啊林工,我们唱起来,就像在念稿子,乾巴巴的。
您一唱,我们眼前就好像真的看到了春天的画卷。现在时间还早,能不能再给我们指点指点?”
林胜利看著严桂芳和小李眼中对艺术和对时代精神的真诚追求,再看看桌上那封让他五味杂陈的信,心里忽然亮堂了起来。
是啊,他们要抹去报告上的名字,却有人专程跑来,请求他为一首歌注入灵魂。报告是死的,是给领导看的;
而歌是活的,是唱给所有人听的。他的理念,他的精神,他的盼头,可以通过歌声,更直接、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认可?心头的失落感顿时消散了不少。他知道,无论名字是否被提及,只要他的理念能够被传播,能够鼓舞人心,能够推动建设,那便是他最大的价值。
“严科长言重了,指点不敢当,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林胜利微笑著说道,那笑容比刚才真诚了许多,“走,咱们去排练室,我把那股劲儿,一点点掰给你们听。”
他拿起桌上的歌谱,跟著严桂芳和小李走出办公室。夜色深沉,但龙溪水电站的灯火依旧辉煌。
明天,考察组將带来局里的审视和期待。而今天,林胜利选择用歌声,继续点燃这片热土上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