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晚会的热烈气氛在龙溪水电站项目部久久不散,尤其是《春天的故事》那激昂的旋律,成了工友们茶余饭后最爱哼唱的调子。

林胜利的报告和他的歌曲,如同两股清流,滋润著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也让大家对即將到来的考察组充满了期待。

果然,晚会结束没两天,项目部就接到了局里的正式通知:由局总工程师牵头,行政管理部、技术研发部、人事处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察组,

將於本周五抵达龙溪水电站,对林胜利同志的温控防裂方案及《大坝主体混凝土温控施工指导手册》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

消息一出,整个项目部都动了起来。李振华主任和王成林总工亲自部署,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务必展现出龙溪水电站最好的一面。

林胜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要整理匯报材料,准备现场讲解,还要隨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提问。李强和张思明也成了他的左右手,一个负责数据核对,一个负责协调现场。

就在考察组抵达的前一天傍晚,李强拿著一封信,神秘兮兮地跑进了林胜利的办公室。“胜利,你的信!局里来的,看这字跡,娟秀得很吶,是不是那位王朝丽同志?”

林胜利正在埋头检查最后一遍匯报ppt的草稿,闻言抬起头,接过信封,看到那熟悉的字跡,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微笑。他拆开信封。

“胜利同志:”

信中写道,“离別龙溪,已数日矣,然每思及工地之热火朝天,同志们之昂扬精神,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此次考察,於我而言,受益匪浅,实乃书本理论所不能及也。”

“你所提交之报告,局里反响热烈,王部长(指王建国副部长)已亲自批阅,对其中『精细化管理』、『人工智慧』之理念讚不绝口,认为极具前瞻性,对集团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故此,局里已在討论,或將此套温控防裂方案及《施工指导手册》,以局名义上报集团总部,作为重点推广项目。”

林胜利看到这里,心中一动。上报集团总部,这意味著他的方案將获得更广阔的平台,影响的范围將远超一个龙溪水电站。

“另有一事,人事处王科长曾与我言及,鑑於你在龙溪水电站之突出贡献,局里已决议为你晋升职称,从普通技术员晋升为助理工程师。”

林胜利读到此处,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默默计算著,如今作为大学毕业生,定级为技术员,每月工资56元,加上野外津贴15元,总计71元。

一旦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工资將提升到每月62元,还將额外享有每月8元的职称津贴。这样一来,他每月的总收入將达到85元。

在80年代,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足以让他在物资匱乏的年代,拥有更强的购买力和更好的生活保障。这无疑是对他付出和努力的最高肯定。

然而,王朝丽的下一段话,却让他眉头微蹙。

“然则,因集团层面之报送,事关重大,牵涉面广。**为求稳妥,並体现集团与局里之集体智慧,此次上报集团之成果,或將以集团技术研发部与局技术研发部联合署名,或仅署局机关之名。**你的个人署名,恐难在集团层面体现,届时或仅在局內部嘉奖与备案中有所提及,望你心中有数。”

林胜利放下信件,陷入沉思。刚刚升起的喜悦,像是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荣誉和待遇的提升固然喜人,但他的名字可能不会出现在最终上报集团的成果上,这多少有些遗憾。

他知道,这是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集体主义”惯例,也是上级部门在推广一项重大成果时,为求稳妥和体现“大局观”的常见做法。个人功劳往往需要融入集体的光辉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