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时会悄悄地多热一壶水,放在林胜利和王朝丽的桌边,然后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林胜利终於完成了那份沉甸甸的报告。

报告中,他不仅详细阐述了温控防裂的成功经验,更对局里未来的技术研发提出了诸多前瞻性建议,

包括新材料应用、他所设想的“人工智慧化监测体系”和“精细化施工管理流程”等。

他知道,这份报告將决定他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能影响整个局的技术路线。

报告定稿的那个晚上,王朝丽没有急著回宿舍。

她和林胜利一起坐在办公室里,煤油灯的微光摇曳。

“林胜利,这份报告写得非常出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王朝丽轻声说,

她的目光落在报告的最后一页,语气中带著一丝复杂,

“你真的打算留在基层,继续这种『土办法』的探索吗?以你的能力,如果去了局里新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会有更大的平台和更先进的设备。”

林胜利抬头看向她,眼中带著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王朝丽,我知道局里给的机会很好。

但大坝建设是百年大计,这里才是最需要我的地方。理论再好,也得在实践中检验。

而且,我更喜欢这种和工友们一起,一点点把东西建起来的感觉。那种成就感,是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体会不到的。”

王朝丽静静地看著他,她的眼神深邃,仿佛要看穿他內心的所有想法。

她没有再劝,只是轻轻嘆了口气:“我明白了。不过,无论你选择在哪里,我相信你都会做出一番事业的。”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大坝,轻声说:“我明天就要回局里了。

这次来龙溪,收穫很大,也让我对基层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你,林胜利。”

林胜利也站起身,走到她身边:“我也要谢谢你,王朝丽同志。你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局里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让我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两人之间,瀰漫著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是同行间的惺惺相惜,是异性间的微妙情愫,还是对彼此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的吉普车再次驶入项目部大院,准备带王朝丽一同返回局里。

在送別的队伍中,林胜利站在人群中,看著王朝丽与李振华、王成林告別。

当王朝丽的目光再次与他相遇时,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著一丝不舍,也带著一丝鼓励。

吉普车启动,捲起一阵尘土,渐行渐远。林胜利知道,他提交的报告,將决定他未来的去向。

是坚守基层,还是走向更广阔的平台?他站在原地,握紧了手中的报告副本,心中充满了抉择前的复杂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