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时代的旋律
宣传科小张的邀约一直縈绕在林胜利心头。
他答应了要整理《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和旋律,甚至尝试创作新的“工地之歌”。
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伏在桌前,煤油灯的微光下,用笔將记忆中那些熟悉的旋律和歌词,一点点地扒拉出来。
除了《春天的故事》,他还默写了《敢问路在何方》和《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歌词。这些歌词,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奋斗和探索的时代精神,他相信一定能打动这个时代的人们。
然而,当他试图將脑海中的旋律转化为纸上的音符时,却犯了难。
他前世虽然听过无数歌曲,也曾哼唱,但从未受过专业的乐理训练,五线谱、简谱对他而言如同天书。
他尝试著画了几笔,却怎么也无法准確表达出那跳动的音符和节奏。那些音符在他的脑海里鲜活跳跃,可一落到纸上,就变得僵硬而陌生。
“难道就这么直接把歌词交给宣传科,让他们自己去配乐?”林胜利心里嘀咕著,又觉得有些不甘。
这些歌,都是他前世耳熟能详的经典,如果因为自己不懂乐理,就让它们失去原本的韵味,那岂不是对不起那些原作者?
他觉得,既然是自己“带来”的,就该尽力让它们以最完美的状態展现出来。
思来想去,他决定亲自跑一趟宣传科,当面跟严科长解释清楚自己的困境,寻求帮助。
这天下午,林胜利趁著工地小憩,带著整理好的几首歌词,径直来到了项目部的宣传科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虚掩著,里面传来沙沙的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他敲了敲门,推门而入。办公室不大,墙上贴满了红色的宣传画和报纸剪报。几张老旧的办公桌堆满了文件,显得有些凌乱。
“你好,请问小张同志在吗?”林胜利问道。
坐在办公桌后的人抬起头,是一位穿著洗得发白的军绿色干部服的女性。
她头髮梳得一丝不苟,显得干练而精神。脸上的皱纹虽然有些深,但眼神却明亮而有神,带著一股子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文艺工作者的亲和。
她正是严桂芳,宣传科的科长。
严桂芳扶了扶老镜,打量了林胜利一眼,隨即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哟,这不是小林同志嘛!中秋晚会上的『歌唱家』!
快请坐,快请坐!小张出去送文件了,估计还得一会儿才回来。你找他有事?”
林胜利有些意外,没想到严科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他连忙坐下,將手中的歌词递过去:
“严科长,您好!我是来交上次中秋晚会那首歌的歌词的,顺便……还有几首新的,也想给您看看。”
严桂芳接过歌词,先翻看了《春天的故事》,仔细地看了起来。她一边看,一边轻声念著,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她起初还轻声念著,看到后面,便不出声了,只是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呼吸都重了几分。
“小林同志,你这些歌词写得太好了,思想深刻,又充满力量!
特別是这几首新的,『敢问路在何方』、『少年壮志不言愁』,都很有意境,很有咱们这个时代奋斗的味道!”
严桂芳反覆看了几遍,摘下老镜,认真地问:“小林同志,这真是你写的?功底不浅啊!可这谱子……小张说你只知道怎么唱,却没法把它写出来?”
林胜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严科长,您说对了。我就是脑子里有旋律,也能唱出来,但要我把它变成五线谱或者简谱,我可就抓瞎了。我没学过乐理,只会唱。
所以,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您,这些歌词……您能不能帮我把谱子记下来?”他心里鬆了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直接把歌词扔过来,而是亲自来解释。
严桂芳听了,反而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