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冰冷坚固的地下堡垒,以其绝对的安全感和对极端环境的抵御能力,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並逐渐从写作素材演变成了他心中最理想的安全港湾的蓝图。

他甚至曾在直播码字间隙,和读者、粉丝们兴奋地討论过这些“末日堡垒”的可能性,分享过那些令人惊嘆的结构图和改造设想。

那时,这梦想还遥不可及,如今,財富自由给了他撬动梦想的槓桿。

然而当他真的赚了稿费,有了將这个念头付诸实践的底气之后,隨之而来的,是书友群和直播间里山呼海啸般的起鬨:

“远哥!你写得也太真了吧!细节拉满!”

“纸上谈兵算什么?远哥有这钱,不如搞个真的啊!把你以前聊过的那个发射井买下来!”

“实践出真知!直播改造末日地堡!绝对火!”

“对对对!我们眾筹!给远哥眾筹个末日基地!”

“远哥敢不敢玩把大的?把小说变现实!你可是念叨过好多次的!”

起初是粉丝们对他过去那些“脑洞”的狂热呼应,是半开玩笑的推波助澜。

但陈远盯著那些弹幕,心臟却像被什么东西更深地叩击了一下。

他想起那些熬夜查资料时看到的真实危机预警新闻——气候临界点、地缘紧张、未知病毒......

冰冷的字眼在他脑中盘旋。

他更想起小说里主角在废墟中挣扎求生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以及自己內心深处对那个固若金汤、可掌控一切的“安全区”的深切渴望。

一个早已在他心中扎根、却只停留在纸面和谈资的念头,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財富和粉丝们狂热的“怂恿”彻底点燃,如同深埋的种子破土而出,带著灼热的温度和前所未有的现实可能——

与其在键盘上编织幻想,不如亲手打造一个真实的诺亚方舟,一个能掌控自己命运、提供绝对庇护的堡垒!一个能安放他所有安全感缺失的梦想之地!

粉丝的鼓动,彻底引爆了他心底那个酝酿已久的火种。

费数个昼夜的时间,他埋首於堆积如山的资料堆和模糊的卫星地图。

他参考自己小说里的设定细节,结合真实的军事工程图则、废弃设施產权案例,反覆推演著可行性。

最终,他凭藉对资料和小说设定的交叉分析,锁定了眼前这个目標:位置、结构、產权状態都最符合他脑海中那个“完美堡垒”的雏形。

远东,这片广袤、荒凉、远离喧囂的土地......一座前苏联时代废弃的飞弹发射井。

这里,將成为他梦想的基石。

然而,买下它的过程,远比在文档里敲下几个字艰难百倍。

私人购买一个废弃的战略飞弹发射井?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这类设施通常被视为国家资產或军事遗產,產权归属模糊不清,交易本身就可能触碰敏感的神经。

陈远的目光扫过井口边缘剥落的混凝土块,思绪飘回那段混乱焦灼的日子。

他没有盲目乱撞,而是系统梳理了產权链条的难点:歷史档案缺失、可能的军事限制、地方官僚程序。

他通过网络的专业论坛、付费的跨境法律諮询等相对隱蔽但合理的途径,主动寻找並筛选到了那个关键人物——伊戈尔。

这个精明的俄罗斯掮客,成了陈远撬动这扇近乎不可能的大门的唯一槓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