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一愣:“不是打死?那是……”

“是驱赶。”

汪兆麟走到舆图前,指尖在广东、广西的城池间划了个圈:“眼下永历朝廷虽弱,仍是天下反清势力的『正统』招牌,咱们不好直接取而代之。但若能借『援救梧州』之名进入两广,把尚可喜、耿继茂赶到哪儿,咱们就追到哪儿,顺手接管那些被他们拋弃的城池,岂不名正言顺?”

李定国一愣:“这么援助么?”

汪兆麟哈哈一笑,道:“这是当然,比如尚可喜在广州的老巢,若他带兵去救耿继茂,您就趁机占了广州;耿继茂若逃向桂林,您就一路追到桂林——如此一来,清军被赶得乱窜,两广百姓只会念咱们『驱逐韃虏』的恩德,永历也挑不出错处,咱们还能实实在在把两广纳入掌控。”

李定国这才恍然大悟,挠了挠头笑道:“汪大人这招高明!打跑他们,比打死他们划算多了!打死了,这个地盘可就不好占了;打跑了,地盘就是咱们的,他们想回来都难!”

“正是这个道理。”

张牧抚掌大笑:“定国你勇猛有余,这『借力打力』的巧劲,也得学学首辅,不要老想著一口气解决掉他们,你要多想想,怎么驱赶他们,比如说,现在永历在肇庆,你怎么驱赶他们,可以把肇庆包围起来!”

李定国一愣,脑子立刻开始活泛起来。

脑海当中构建了一整套打法。

而后,张牧话锋一转,谈及实处:“粮草方面,朕给你拨一万石应急,剩下的你跟永历朝廷要——就说『援救之师,粮草不济,望陛下以国事为重,调拨两广仓廩』。他要想活命,就得给;给了,就等於承认你在两广的驻军权。”

李定国眼中精光一闪,彻底明白了这盘棋的妙处:“陛下放心!臣不仅要让永历给粮,还要让他下旨,命两广官绅『配合大西军抗清』,到时候徵兵、筹粮都名正言顺!”

“这就对了。”张牧满意点头,“记住,主打『驱逐』,不恋战、不硬拼,以抢占城池、安抚民心为主。梧州要救,但更重要的是借救梧州的名义,把咱们的旗帜插遍两广。等你在两广站稳脚跟,北可呼应湖广,东可威慑福建,咱们『东出湖广、南据两广』的战略就算成了一半。”

汪兆麟补充道:“臣已让户部草擬了《两广安抚条例》,將军到了地方,可按蜀地农社的规矩,先给百姓分粮、免赋,再编乡勇、建农社——民心一归,哪怕尚可喜、耿继茂想回头,也掀不起风浪了。”

李定国接过张牧亲授的“东征大將军”印信,甲冑上的寒光映著他激动的脸庞:“臣领旨!三日內必点齐兵马,从夔东沿江东下,保证把尚可喜和耿继茂赶得像丧家之犬,让两广百姓看看,咱们大西军不仅能守蜀地,更能復中原!”

汪兆麟感慨道:“定国將军虽刚,但一点就透,有他去两广,陛下可放心北境之事了。”

张牧笑了笑,不疾不徐的开口道:“另外,两广的土司也要安排好,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李定国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张牧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忽然间开口道:“朕倒是想起来了,孔有德也在桂林吧?”

李定国一愣:“正是!”

张牧比划了一个三,笑著开口道:“朕很期待,你能不能三蹶名王!”

可惜了尼堪不在,他真的很期待,李定国打四个!

李定国离去,张牧舒展了一下筋骨,笑著开口道:“李来亨锁死汉中,定国拿下两广,再加上夔东、云南的根基,咱们与清廷的棋局,总算能从西南一隅,下到天下棋盘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