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律法严苛,丟了粮草罪责难逃,他这些日子正惶惶不可终日。
“但你现在投靠大西,就不一样了。”
刘文善话锋一转,“陛下知人善任,你熟悉万州防务,又懂后勤,只要开城献降,不仅能免罪,还能继续当你的营官,甚至升一级。你想想,是等著清廷来砍头,还是跟著我们共谋前程?”
周显看著远处越来越近的烟尘,又想起城墙上动摇的士兵,再掂量掂量自己的处境,终於咬了咬牙,“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属下周显,愿降大西!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文善扶起他,“现在开城门,就说是『迎接友军』,谁敢阻拦,以通敌论处!”
周显重重点头,转身冲向城门楼。
片刻后,沉重的城门“嘎吱嘎吱”地缓缓打开,城墙上的八旗兵见主將开城,索性扔下刀枪,三三两两地走下城墙——他们终於明白,死守下去没有活路,不如跟著降兵说的那样,换条生路。
当李定国率领大军抵达城下时,看到的不是紧闭的城门和严阵以待的守军,而是敞开的城门和跪迎的周显,以及城墙上空荡荡的防御。
他勒住马,回头望向后方——张牧的计策,又成了。
此战乃是情报,舆论先行,动摇军心。
八旗兵丁被我给释放了,他们自然是要宣传自己有待俘虏的政策。
只要知道自己能活下来,谁他妈的愿意拼命?
若是旗鼓相当倒也罢了。
但是,若是在这种双方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清兵也还是会开小差的。
打不过就投降,反正不杀你。
李定国都感觉这一仗打的有点轻鬆了。
一个时辰之后。
李定国便捧著名册匆匆来到了张牧的跟前,脸上带著难掩的兴奋:“陛下,万州城的军火清点完了,比咱们预想的更有用!”
“哦?说说看!”张牧接过名册,仔细的看了起来。
“火炮一共清点出 12门!”
李定国指著名册上的条目,“其中 2门是老旧的红衣大炮,炮身虽有锈蚀,但炮膛还算完好,清理后能勉强使用,剩下 10门都是小型牛腿炮,轻便易携,就是射程短了些,守城够用,野战怕是差点意思。”
他顿了顿,补充道:“炮弹一共 180发,实心弹占了大半,霰弹只有 30多发。火药搜出 420斤,可惜有近百斤受潮结块了,能用的约 300斤,够这些火炮打几轮的。”
张牧点头道:“旧炮也有旧炮的用处,至少能充实咱们的炮台。火銃呢?”
“火銃清点出 130桿!”李定国翻到下一页:“都是些老式火绳枪,有 20多杆卡壳严重,修不好了;剩下 110桿还能用,就是枪管磨损得厉害,射程估计比咱们的鸟銃近三成。铅弹倒不少,搜出 950发,正好配这些火銃。”
他拿起另一本帐册:“冷兵器方面,长矛 360桿、腰刀 280把,还有 70副弓箭。盾牌 120面,多是木质的,挡挡箭矢还行,防不住火器。滚石檑木清点出 260件,都堆在城墙根下,没怎么动用过。”
“最关键的是,咱们在军械库角落里搜出了十箱火硝和硫磺!”李定国眼中闪著光,“虽然数量不多,但配上咱们从清军后勤骗来的硫磺,足够咱们的军械局造些新火药了!”
张牧唇角微微的翘起:“好,好,好!”
就在这个时候,刘文善来报,清军援兵到了。
“还好,还好!”张牧吐了一口气:“晚来一个时辰,这万州城可就没有那么容易拿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