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伸手拦住他,语气缓和下来:

“认识到就行!一会儿我就去找团长匯报这个情况。

现在咱们独立团扩编了,家底虽然还是薄,但挤一挤,给你们炊事班配几支老套筒或者汉阳造,应该还是能凑出来的!

这事我让孔副团长具体负责落实!”

“真的?!

哎呦!谢谢政委!谢谢政委!谢谢首长关心!”

老王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带著旁边几个炊事员也兴奋地交头接耳起来。

有了枪,那感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伙夫,而是真正的战士了!

这老王一高兴,东北人那股子实在豪爽劲儿就藏不住了,搓著手在原地转了一圈,恨不得立刻找出点啥好东西来感谢政委。

可炊事班除了锅碗瓢盆、米麵粮油,实在没啥拿得出手的。

他眼睛四下乱瞟,最后猛地定格在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云笙身上。

“云笙!快!快去把咱昨天弄回来的那两条鲜活的草鱼拿来!给政委带上!”

老王急忙招呼道。

“是!”

张云笙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走。

赵刚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打趣道:

“好你个老王头,你这炊事班还能开小灶,藏著这等好东西?”

“哎呦我的政委!您可千万別误会!”

老王急得直摆手,连忙解释,

“这哪是开小灶啊!您是不知道,这草鱼刺多肉糙,土腥味还重,同志们都不太爱吃,做起来还特別费油!

要不是张云笙这小子天天在我耳朵边念叨,说什么同志们营养跟不上,缺……缺那个什么『蛋百质』,非得想法子给大伙儿补充点,我才不去费那劲捞这玩意呢!”

老王这话倒是实情。

这年头,独立团条件极其艰苦。

炊事班养的那几只老母鸡,那是宝贝疙瘩,指著它们下蛋。

每个月的鸡蛋都得精打细算,优先分配给从火线上下来的伤员和重病號,普通战士一年到头也难得尝到一口蛋腥味。

猪圈里倒是养了几头猪,可那是全团眼巴巴指望著过年才能开荤的希望,平时谁敢打主意?

看著战士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老王这个炊事班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正因为如此,当张云笙提出可以想办法从河里捞鱼,给战士们补充点营养时,老王才咬著牙同意了,儘管这又费油又麻烦。

这时,张云笙提著两条用草绳穿好的、收拾得乾乾净净的大草鱼进来了,直接递给了赵刚身后的魏大勇。

“政委,鱼都收拾利索了!您要是想吃烤鱼,言语一声,我们炊事班烤好了给您送去!”

张云笙说道。

赵刚看著那两条鱼,也没客气,笑道:

“行!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

正好我一会儿要去村长家商量民兵联防的事,空著手去不像话,这鱼就当见面礼了!谢谢你们了啊,老王,云笙!”

他接过鱼,递给和尚,正准备转身离开,又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停住脚步,回头格外严肃地叮嘱道:

“老王,有枪是为了让你们更好的保障伙食!

记住,你们炊事班至关重要!仗打得再凶,也决不能断了战士们那口热乎饭!尤其是盐!一定不能缺!

人要是缺了盐,手脚发软,头晕眼,连枪都端不稳,还打个屁的仗!明白吗?”

“是!政委!俺明白!”

老王挺胸答应,但脸上隨即又露出一丝难色,欲言又止,

“只是……政委,这粮食野菜,咱还能自己想办法。可这盐巴……它是山上长不出来的金贵东西,只能想办法去县城里买才行啊……”

“困难也得买!”

赵刚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目光扫过一旁的张云笙,

“这不是有他在嘛?有云笙同志跟著一起去,你还担心搞不回来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