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三关通透,百病渐消。
六品:重楼初理,业障初消。
五品:三田盈满,百脉疏通。
四品:先天一炁。
三品:百八十缕先天一炁,三元甲子,神通如意。
二品:人仙,神居神府。
一品:金丹地仙。”
“道教弟子,首先需要三年时间,早晚功课,抄经诵典,站桩打坐,如此方可重塑精神,感召心神,如是方可径达九天,沟通祖师。”
“非是故意磨礪,奴役劳作。”
赵清明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入道之后,必须得做三年道童。再者,大多数弟子福缘不够,需要诵经培福,洒扫庙宇,擦拭神像,慢慢积攒功行。
另外。
龙山真武宫每年有冠巾名额3人,每年遴选道童9人,故而哪怕表现不佳,熬资质也总有熬出头的那天,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眾人对此都很兴奋,以孝义被遴选的周深则出言问道:“有一言还望师兄恕罪,敢问若不能冠巾,我等该如何谋生?”
“我乃家中独子,母亲体弱,恐其年老生活无以为继,故有此问。”
赵清明笑道:“宫中冠巾道士自有单费,你等虽无单费,但三年间也会有山医命相卜,各类术数教导,可以择一门学之,自可安生立命。”
佛教讲供养,道教却需要自食其力。
祖师爷自会赏口饭吃。
周深拜谢解答,接著有人问都有哪些术数,又有人问站桩打坐又是如何技巧……
李修言听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只是次日,囫圇跟著做了个早课,天不亮就要去大殿诵经……
然后又领了个扫帚,去扫地了。他有些晕乎乎的,不太习惯这种节奏,比以前读书上班的时候,也轻鬆不到哪里去。
“道教修行,自是要先磨性子,去了惰性,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方有成果。”
“若是只渴望神通法力。”
“那还是法教快速,封身过教之后,便是研习各种法术,只求能够大显威灵。”
元子菁看李修言有些百无聊赖,遂出言提醒。
正统道教的修行就是这般,不能图快图新鲜,她知晓李修言不凡,可即入此门中,当接受正统教育,別起了歪心思,走偏了。
“倒也还好吧,只是以前散漫惯了。”
李修言只是一时不能习惯,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受,唯一可惜的是此地是全真的道场,食堂里只有素菜。
但这个时代,普通人家,也吃不起肉。
他扫著地,问道:“你还不走,若是找我有事,直说就是了。”
元子菁没有看他,而是望著远处的松树,好一会才说道:“明日便走。”
“我是司天监的堪舆师,负责测绘地理,梳理龙脉,今年负责武陵郡的测绘,调研桃源县龙脉时,发现沅江龙气忽然被抽空了。”
“所幸龙气抽离,地脉还在,三五年后,自可孕育恢復。”
“查询半月,未能查明缘由,明日便回京述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