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明接连使劲,进而满头大汗,可表文却纹丝不动。
钱清净和郑清虹发现异常,过来询问,也做了尝试,同样未能拿起表文,见此,郑清虹表示定是八字有假,故而祖师不收。
赵清明便於坛前打卦,祖师却表示八字是真。
“这……”
钱清净低声道:“可能此子特殊,我等不配为其焚烧表文,推举入道?”
郑清虹道:“或许是祖师不愿收留。”
赵清明思考片刻,道:“你等先在此处看侯,我去稟报师父。”
真武宫如今有老中青三代,守字辈多闭关清修,太字辈在庙中担任各类职务,赵清明的师父王太和便是真武宫住持。
不消片刻,王太和便隨徒而来。
他先是打量李修言两眼,便看了看真武神像,又观察了香烧得如何,隨后才看向皈依表文,伸手去拿,亦是千钧之重,难以撼动分毫。
想罢。
他立於坛前,捻香起坛,掐诀念咒,其身上升起一股特別的威严,隨后他踱步至表文前,这次伸手,便轻鬆拿起。
於坛前供灯处点燃,瞬间火光冲天,表文冲天而起!
散作星火一堆,其中七朵火最量,其形状宛如北斗七星!
此等异像,引起一眾惊呼,而王太和闭目感受,隨后气息恢復平和,威严不再,他走至李修言面前笑道:“祖师很看重你,此后且好好修行。”
赵清明三人遂即询问个中缘由。
王太和却只说:“有些人缘分特殊,故而我是变神真武祖师,才拿起的表文。”
此言一出,三人恍然大悟。
正如同他们很多时候做科仪法事,都是需要变神的,要用祖师的名义,才能驱使鬼神,不然你一个小道士,谁理你。
只是不想李修言竟然这般特殊……
钱清净暗道,果然命理学不会骗人,此子果真好福气。
郑清虹则觉得元子菁的事情依旧需要考虑,遂与王太和言明,王太和朝殿外看去,打量了一会这位司天监的天官,说道:“无妨,若是这位女天官不走,好生招待便是。”
言罢,王太和便离去了。
赵清明见状,便向眾人道喜,恭贺他们已经皈依。又带他们去看了住宿的丹房,此次九位道童,男六女三,所幸真武宫殿宇眾多,丹房也不少,住宿都是两人一间。
乾道丹房和坤道丹房,自是分列两院。
分配了宿舍,又发放了青衣,领著他们至斋堂吃了晚饭,赵清明又到茶室泡茶待客,为新入道的弟子们答疑解惑。
至於早先没有通过考核的21人,则都送了手串、金光讳护身牌之类的物件,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而元子菁还滯留一事,郑清虹则带她去了青云阁,这是真武宫招待外来贵客的地方,毕竟少不得要与官府和富商打交道的。
大唐的道教,不稀罕赚老百姓的钱。
穿著一身青衣,李修言颇为感慨,这就成为道教弟子了,喝茶时,他不由向赵清明询问:“敢问师兄,道教修行次第如何?”
赵清明答覆:“有九品法阶,若是民间论之,则是內外十八品。”
“我道教为內九品,法教为外九品。”
“无论全真、正一,皆以內炼为主,只是修行方法不尽相同,但大抵核心不变。”
“九品:三年诵经,心神感召。
八品:丹田充盈,气脉流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