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敢胡说,我就一剑刺死你!”

女子拔剑,若是怨恨时,那自当可怕无比。可如果只是娇愤,那便没有半分威胁。

“消消气,吃个枣子?”

“……都拿来!”

好傢伙,直接一整袋都抢过去了,李修言唉声嘆气,她脚步轻快走在前方,只觉得手中的枣子无比香甜。

李修言则觉得山间清风凉爽,格外愜意。

龙山,真武宫。

三十名考生將各自换取的东西带回,有人拿出一根竹筷,是施粥给城中乞儿的回报。

有人拿出瓶,是民间置换的古董。

有人换回苗,说是可以种在山上,让风景秀丽。

有人回家,说已经奉养老母,讲家中贫寒,求道艰辛。

有人以米为饵,捕了许多麻雀和老鼠,为民除害。

各式答案都有,三位负责考评的道长,最终遴选了九人,解释道:“我等考试,前后是对照的。”

“先看你答得如何,再看你做得如何。”

“斗米置物一事,自当以慈悲为先,如城中乞儿可怜,能饱餐三日,亦是好事,但另有考生,三日內斗米置换,赚得陈米千石,尽数分给武陵城中鰥寡孤独,此为大善。”

“考生周深,侍母至亲,孝义通达,亦可入选。”

“道法自然,李修言详耕种之实,得今年麦穗一支,亦可入选。”

……

条条梳理,眾考生並没有十分不服气的,有人问了几个问题,道长们给与回答后,也就沉默认同了结果。

元子菁並没有入选。

她本身就不是来皈依的,而且斗米所换,其实是一个香囊,她自己绣的,但她並不愿意拿出来作为什么考试答案。

道长们对此也鬆了口气。

毕竟接下来可是要上表皈依的,元子菁真入选了,他们可不好弄。

越是修行盛世,越是对法脉极为看重。钦天监虽然也是道教分支,但其脉络特殊,大唐以李淳风、袁天罡为核心,復兴了天官法脉。

上古之时,便以天官为重,《史记》中言,五帝时期,以火正、南正为天官,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周朝时期,以天官为“宰相”。

汉朝时,汉武帝以司马迁为太史公,有“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太史公的位置,甚至在丞相之上。

唐朝时,则太宗以李淳风为太史令,復天官之旧制。

大唐延绵千载,天官一系也隨之发展壮大,又因为其以天文观测和地理测绘为主,多了很多数学的內容,故而天官一脉,又有別於道教诸派。

不捣乱就好……

此次招新的三位考官中,大师兄名为赵清明,胖道长名为钱清净,坤道名为郑清虹。

作为全真龙门一系,有字辈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他们这一脉已经传至“清”字辈。

赵清明带著九人进入真武宫,替九人写好皈依表文。

作为道童,他们只需要记名在龙山真武宫名下,並不需要度师,也无字辈。

写明籍贯,姓名,生辰,慕道之心,对道经师三宝的敬仰,然后再回馈一些祝福的言语,然后稟报祖师,写明日期,便是表文的主要內容了。

然而。

前面八个人燃烧表文时都十分顺利,而李修言跪拜於真武祖师像前,那份皈依表文,明明刚才还顺利放在坛前,此时此刻,大师兄赵清明却怎么也拿不动那份表文,好似有千钧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