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炼法嘛,简单说就是在融化的生铁水里不断搅拌,让空气里的氧气烧掉多余的碳,变成熟铁。”

“至於转炉……那个比较复杂,需要往熔化的生铁水里吹空气……”他儘量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著。

徐达听得极其专注,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磨刀石上画著圈,似乎在模擬搅炼的动作。

朱元璋则听得似懂非懂,但“烧掉多余的碳”、“吹空气”这几个词让他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有了钢铁洪流,第三个关键就是交通!”朱明继续画大饼,“老朱叔,您想想,从北平运粮到南京,靠漕船,得走多久?累死多少縴夫?”

“可人家那边,发明了蒸汽机车!就是……烧开水,用蒸汽推动,拉著十几节、几十节装满货物的铁皮车厢,在两根铁轨上跑!一天能跑几百里!比最快的马还快!还不知疲倦!这叫火车!”

“烧开水……拉著铁皮车厢……在铁轨上跑?一天几百里?!”朱元璋的嘴巴再次张成了o型,蒲扇都忘了摇。

“这……这铁疙瘩成精得也太厉害了吧?!这……这比咱的八百里加急还快?!”他感觉自己的认知又被狠狠刷新了。

“还有呢!”朱明越说越兴奋,“还有蒸汽轮船!烧开水,推动明轮或者螺旋桨,在海上跑!再大的风浪也不怕!比帆船快得多,稳得多!”

“载货量更是嚇死人!有了这玩意儿,咱大明下西洋的宝船队,那才叫真正的无敌舰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朱元璋听得心驰神往,呼吸都急促了:“铁船?!烧开水就能跑?!还不怕风浪?!这……这……朱专员!咱大明要是有了这个!咱……咱亲自带队!去那什么欧罗巴!去那什么阿非利加!”

“让那些红毛黄毛见识见识,啥叫真正的天朝上国!”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巨大的铁甲舰船头,睥睨四海的雄姿。

“老朱叔,梦想是好的!”朱明適时地泼了点冷水,“但工业革命不是变戏法,想有就有。它需要几个大前提!”

朱元璋和徐达同时竖起耳朵。

“第一,得有钱!大量的钱!建工厂,买机器,开矿山,修铁路,都得砸银子!这就是资本!得鼓励商人投资,发展贸易,积累財富!”朱明竖起一根手指。

朱元璋皱眉:“商人?重农抑商可是国策……”

“国策也得与时俱进啊老朱叔!”朱明打断他,“没有商人流通货物,没有贸易积累財富,光靠地里刨食,哪来的银子搞工业?您想想,您这细盐要是卖到全国,甚至卖到海外,能换回多少银子?这些银子再投入炼铁、造船……是不是就活了?”

朱元璋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第二,得有人才!懂技术的人才!懂算帐的人才!懂管理的人才!”朱明竖起第二根手指,“得办新式学堂,不能光教四书五经八股文!得教数学!教物理!教化学!教怎么造机器!怎么管工厂!像您刚才学的阿拉伯数字和记帐法,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朱元璋看著地上自己用树枝歪歪扭扭写的“3+5=8”,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这个理!光会之乎者也,造不出烧开水的铁疙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朱明竖起第三根手指,表情严肃,“得保护!保护那些愿意钻研新技术、发明新东西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