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叔,”朱明打断他,脸上露出一种“你不懂”的无奈笑容,“您那朝廷……太乱了!水太深了!”
他掰著手指头,开始吐槽模式,语气带著后世人对封建官场天然的“嫌弃”:
“您想想啊!早朝天不亮就得爬起来,多反人类啊!然后乌泱泱一大帮人,穿著几百斤重的朝服,站在大殿里,听那些文官打嘴仗,一个比一个能扯,引经据典,唾沫横飞,半天说不到点子上!听得人直打瞌睡!效率太低了!”
“还有那后宫!动不动就这个妃子病了,那个皇子打架了,您还得去调解家庭纠纷,多糟心啊!万一再卷进什么宫斗剧里……哦,您不懂宫斗剧,就是妃子们勾心斗角互相下药使绊子……想想都头大!”朱明做了个夸张的“头大”手势。
“更別说那些派系倾轧了!淮西的,浙东的,清流的,功勋的……整天斗来斗去,互相使绊子,告黑状!想干点实事?阻力重重!光是应付这些內耗,就能把人累死!哪有在这山沟沟里,想干点啥就干点啥来得痛快?”
朱明一番话,把朱元璋说得一愣一愣的。早朝辛苦?后宫麻烦?派系倾轧?这些在他看来理所当然的帝王日常,在朱明口中竟成了避之不及的麻烦?
朱元璋试图反驳:“可是……可是权力……”
“权力?”朱明笑了,笑容里带著点通透,“老朱叔,您觉得我现在没权力吗?”他指了指窗外。
“我说要建房子,乡亲们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我说要引水,竹子管子就铺上山坡了;我说这盐不好,您就拉著我去炼细盐了;我说这铁太软,徐管家就带人建炉子打新工具了。这执行力,不比您那朝廷快多了?效果不好吗?”
朱元璋顺著朱明的手指看向窗外:阳光下,新木屋整齐矗立,引水竹管蜿蜒如龙,村民们挥舞著崭新的铁器开垦荒地,脸上洋溢著希望……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效率,这成果……似乎……確实比在奉天殿里听半天扯皮强?
“再说了,”朱明又拍了拍自己的医疗箱,“我这点本事,在朝廷里最多当个太医令,天天围著您和娘娘们转。可在这儿呢?我能救太子,能教大家炼铁製盐,能建房子引水,能教大家用更省力的法子种地……我能改变的是成千上万普通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让这个『平山村』,真正变成富裕村、模范村!您说,哪个更有意义?”
朱元璋沉默了。他看著朱明脸上那种发自內心的、属於实干者的光芒,再看看窗外那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那套根深蒂固的“中枢权力”观念,第一次受到了强烈的衝击。
徐达站在一旁,眼神复杂地看著朱明。他完全理解朱明对朝廷“麻烦”的嫌弃,甚至深有同感。
但不去朝廷……这位身负“天机”的奇人,真的能安心待在村里?
朱明看出了朱元璋的犹豫,最后加了一把火,语气带著点调侃和认真:“老朱叔,您放心。我人虽在这『平山村』,但心繫大明。”
“该给您的方略,该提醒您注意的人和事,一样不会少。您就当……我是您派在民间的一个『特別技术顾问』?俸禄嘛……”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看了一眼桌上那难以下咽的粗麵饼子和野菜糊糊,做了个苦脸。
“您看著给点实在的就行,比如……细盐管够?再给配个能烧热水的铁壶?这粗粮吃久了,胃受不了啊!咱后世人,讲究个五险一金,包吃包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