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站在原地,阳光透过木架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

朱明那句带著嘆息的“淮西勛贵”,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砸进了他刚刚被“咱选徐达!”点燃的滚烫心湖里。

淮西勛贵……

陛下……难道日后真要对老兄弟们开刀?!

徐达的心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不受控制地蔓延开来。

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情,猜忌、多疑,尤其是对掌握兵权的勛贵。

可……可太子殿下是下一任皇帝啊!淮西勛贵,哪一个不是跟著陛下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哪一个不是太子的坚定拥护者和未来的辅国基石?陛下他……他怎么会……?

徐达只觉得脑子里乱成一团麻,各种念头激烈碰撞。

他想追上去再问个明白,可朱明已经走远,正和几个村民比划著名加固另一处屋架。

更何况,这等涉及朝堂根本、帝王心术的秘辛,朱明方才已属失言,再追问下去,只会徒增疑竇,甚至可能暴露自己。

他只能死死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將那份沉重的不安和疑虑,深深埋进眼底。

接下来的几天,徐达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炼铁和打制新工具上。

按照朱明指点的法子,在河边用简陋材料搭起了水力鼓风的炉子。

虽然粗糙,但鼓起的强劲风力的確让炉火温度陡增!炼出的生铁锭,杂质肉眼可见地少了许多,顏色也更纯正。

徐达亲自抡锤,带著村里几个力气大的后生,在临时搭起的铁砧旁挥汗如雨。叮叮噹噹的锤打声响彻工地,火星四溅。

百炼成钢!虽然远达不到神兵利器的程度,但打制出来的锄头、铁锹、斧头、镰刀,还有更粗更硬的铁钉,刃口闪著寒光,敲击声清脆悦耳,再不是之前那种软趴趴、容易卷刃弯折的样子。

朱明將第一批打好的工具分发给干活的乡亲们。

老农接过一把崭新的锄头,掂量著那沉甸甸的分量和锋利的刃口,用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摩挲著光滑的木柄,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惊喜和不敢置信:

“这……这锄头,真带劲!比俺家祖传那把还利索!”

他试著在地上刨了一下,泥土应声翻开,轻鬆得如同切豆腐。

“好傢伙!这斧头!”一个汉子挥了挥新斧头,砍向一根碗口粗的硬木枝椏,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木枝应声而断,断口平滑!“省老鼻子劲了!”

“这钉子也硬实!一锤一个准,不弯不捲!”钉墙板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

新工具分发下去,整个工地的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一大截。

叮叮噹噹的声音更加密集有力,充满了干劲。

看著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新工具的珍视,徐达心中那沉甸甸的忧虑也暂时被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取代。

他抱著臂站在一旁,看著热火朝天的景象,嘴角难得地微微上扬了一丝。

就在这时,日头已近中天。徐达抬头看了看天色,猛地想起自己的“职责”。

他收敛了表情,快步走到工地角落,那里放著一个朴素的食盒。

他提起食盒,转身就朝“回春堂”的方向走去,脚步略显沉重,刚才被工具带来的些许轻鬆,又被心头的阴霾悄然覆盖。

“回春堂”里屋,朱標已经能靠著床头坐起来了,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好了很多。

朱元璋正坐在床边,手里拿著半个粗麵饼子,就著一小碟黑乎乎的醃咸菜吃得正香。

徐达提著食盒进来,默默地將里面的饭菜取出摆在床边的小桌上:

一大碗煮得稀烂、没什么油星的野菜糊糊,两个同样粗糙的硬麵饼子,还有一小碟醃咸菜。和朱元璋正在吃的別无二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