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脸上有点掛不住,徐达眼神一厉,扫了那小子一眼,嚇得他缩了缩脖子。

“没事没事,老朱叔,刚开始都这样!扶正了,再来!”

朱明赶紧打圆场,过来帮朱元璋把钉子扶正,“看准了,手腕別太僵,用点巧劲。”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再次瞄准。

“鐺!”这次准头好了点,钉子歪歪扭扭地钉进去一点。

“好!有进步!”朱明適时鼓励。

朱元璋心里憋著一股气,也不吭声,闷头继续跟钉子较劲。

徐达则接过朱明递来的另一把锤子,试著砸了几下。他力气大得惊人,但控制不好,“鐺!鐺!”两声巨响,钉子是砸进去了,可木头也被砸得裂开一道小缝。

“徐管家,轻点!轻点!木头受不住!”老木匠心疼地喊。

徐达动作一僵,脸色更沉了,握著锤柄的手紧了紧,放轻了力道,小心翼翼地尝试。

朱明穿梭在简易的木架间,指点著村民如何加固关键节点,如何用简单的三角结构增加稳定性。

他爬上爬下,动作灵活,不时接过下面递来的工具或木料,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后背。

朱元璋钉了几根钉子,手臂就有些发酸,他看著朱明忙碌的身影,看著那在眾人手中一点点变得结实起来的木屋框架,再看看自己手里这根歪歪扭扭的钉子,心里那股关於“细盐成本”的焦躁,不知怎地,竟被这实实在在的劳作冲淡了一些。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混杂著木屑的尘土沾了一手。这感觉……很陌生,很累,却又有点……踏实?

趁著朱明爬下来喝水歇口气的空档,朱元璋凑了过去,压低声音,脸上堆著“虚心求教”的笑容,目光却紧紧锁著朱明:

“专员,您这建房子的法子,看著又结实又省料,真是好本事!”

他话锋一转,像是隨意提起,“对了,上次您教咱那变细盐的法子,真是神了!咱……咱回去琢磨著试了试,法子是好法子,就是……”

他搓著手,一副“囊中羞涩”的为难样子,“就是那过滤用的好布,还有烧火用的柴炭,算下来……开销不小啊!咱平山村穷得叮噹响,哪里用得起?您看……有没有啥更省钱的招儿?”

朱明正仰头灌著凉水,闻言放下水囊,用袖子擦了擦嘴。

他看了一眼朱元璋脸上那真切的愁容,又瞥见他指甲缝里新沾的木屑和尘土,忽然笑了。

“老朱叔,”朱明指了指正在搭建的木屋框架,“您看这房子,不用砖石,不用太多铁钉,靠的就是木头的榫卯,靠的是合理的结构,用最省的材料,搭出最结实的架子。这道理,跟那盐是一样的。”

朱元璋一怔。

朱明捡起地上一个小木块,比划著名:“过滤布太贵?咱不用那么好的!找细密的旧麻布,多叠几层,效果差点,多滤两遍也成!实在不行,乾净的细沙子铺厚点,也能凑合过滤掉大颗粒的泥沙。”

“烧火费柴?咱不用一直大火熬干啊!找个大点的浅盆,趁著日头毒的时候,把过滤好的盐水摊开了晒!靠老天爷帮忙!”

“虽然慢点,但能省下不少柴火!关键是用脑子,因地制宜,用最便宜的法子,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朱元璋的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如同拨云见日!过滤布?细沙?日晒?这些最最普通、甚至不值钱的东西,竟能替代那些昂贵的用料?!

困扰他一路、让蓝玉暴跳、让太子发愁的“成本”大山,在朱明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里,竟轰然崩塌!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震撼,如同电流般瞬间窜遍他的全身!

他猛地抓住朱明的手臂,力道之大,让朱明都皱了下眉。

朱元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带著一种近乎虔诚的急切:“专员!您……您真是……咱平山村的福星啊!大福星!!”

他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身后的徐达,声音斩钉截铁,带著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儘管他自己此刻浑然不觉:

“徐大!听见没?!专员的金玉良言,给咱一字不落,刻在脑子里!沙子!日头!旧麻布!明白了吗?!”

徐达胸膛一挺,目光灼灼,抱拳沉声应道,声音洪亮得压过了工地的嘈杂:

“老爷放心!卑职——明白了!”那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漠北草原上,大明將士们吃著白的、便宜盐,追亡逐北的壮阔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