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皇宫的偏殿里,气氛有些凝重。

朱元璋捏著那一小撮雪白的精盐,指腹摩挲著细腻的颗粒。

殿內除了他,还有徐达、朱標和蓝玉。方才徐达將量產试做的难处一五一十说了——按朱明那法子,一锅滷水出的精盐確实精纯,可架不住量太少。

若要供足京城,甚至往全国推广,光烧的柴、用的陶罐就得堆成山,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难以计数。

“咱原以为找到了捷径,”朱元璋眉头拧成个疙瘩,將盐粒丟回瓷碗,发出清脆的响声,“到头来,还是个看著光鲜、实则难撑场面的东西。”

朱標嘆了口气:“父皇,这法子原理倒是巧妙,只是……似乎不適合大规模操办。或许,还能再改改?”

蓝玉也收起了之前的震惊,沉声道:“陛下,末將看还是算了。与其在这上面耗力气,不如按老规矩来,至少稳当。”

朱元璋没接话,只挥了挥手:“都先回去吧,让咱再想想。”

眾人退下后,殿內只剩他一人。瓷碗里的精盐在烛火下泛著冷光,他忽然想起朱明在平山村挥著斧头说“要让日子红火起来”的模样,嘴角竟不由自主地勾了勾。

第二天早朝刚散,朱元璋便拽住了正要回府的徐达。“走,跟咱回平山村。”

徐达一愣:“陛下,那製盐的事……”

“製盐的事先放放,”朱元璋已经迈开步子,语气带著点不容置疑的急切,“咱倒要看看,那朱专员除了画盐谱,还能折腾出些啥。”

两人换了身布衣,依旧是上次那副寻常农户的打扮,骑马出了城。一路顛簸到平山村口时,日头刚爬到树梢。

还没进村,就听见一阵喧闹的笑闹声。只见几个半大的孩子举著些奇奇怪怪的木傢伙在追逐,嘴里“砰砰砰”地喊著,跑得满头大汗。

那木傢伙做得倒精巧,长条形,前面还有个小小的“枪口”,看著既不像刀枪,也不像棍棒。

朱元璋眯起眼,指著那些木傢伙问徐达:“那是啥玩意儿?”

徐达也瞧不明白,上前拦住一个跑得最慢的孩子。那孩子约莫七八岁,见两个陌生人拦路,怯生生地停了脚,手里还紧紧攥著那木傢伙。

“小娃娃,”徐达儘量让语气和善些,“你手里拿的这是啥?谁给你的?”

孩子眨巴著眼睛,把木傢伙往身后藏了藏:“是……是朱专员给的。他说叫『手枪』,能打『敌人』。”

“手枪?”徐达愣了愣,“这玩意儿能干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