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鬣狗的偽装
清晨八点,红星巷。
这是一条被现代城市遗忘的褶皱,阳光被两侧斑驳的筒子楼切割得支离破碎。
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麵包车,偽装成电信局的工程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巷口。
车门滑开,陈岩、李浩和刘洋三人迅速下车,融进了清晨买早点的人流中。
高建军的命令,与其说是授权,不如说是一场带著怒气的赌博。
他给了他们最好的设备和最大的权限,目的只有一个——
要么抓到这只“疯子”口中的鬼,要么就让他们彻底死心。
“目標就在那栋楼的二楼,左手第二户。”刘洋压低了声音,指著不远处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
那栋楼看起来有些年头,红砖墙面,木製窗框,与周围拥挤的筒子楼格格不入。
“监控点选好了吗?”陈岩的目光扫过四周,评估著环境。
“选好了。”刘洋指了指正对著小楼的一栋六层居民楼。
“五楼西户,户主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儿子在外地工作,常年没人。我已经让派出所的同志以检查线路为由打过招呼了。”
三人快步上楼,用万能钥匙打开了房门。
一股常年无人居住的、混杂著灰尘和樟脑丸的气味扑面而来,房间里的家具都用白布盖著。
他们没有开灯,径直走到了正对红星巷44號的那个房间。
刘洋熟练地从设备箱里取出一台在当时还算尖端的长焦摄像机,將其固定在三脚架上,镜头透过窗帘的一丝缝隙,精准地对准了目標二楼的窗户。
连接线接到一台小小的、九寸的黑白监视器上,隨著一阵电流的嘶嘶声,一幅静止的、颗粒感十足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
画面里,是吴志明家紧闭的窗户。
“音频监听设备呢?”陈岩问道。
“信號太差,距离超过五十米,而且目標建筑是独立墙体,雷射监听用不了。”
刘洋调试著设备,脸上有些无奈,“只能寄希望於电话线窃听了,技术队的同事正在想办法。”
陈岩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在1998年,秘密监控更多的是一种考验耐心的、原始的“盯梢”,而不是后世那种无所不在的天网。
他拉过一张椅子,坐在监视器前,点上了一根烟,像一个最耐心的老猎人,开始了他漫长的等待。
李浩没有去关注那台小小的监视器。
他站在窗边,透过窗帘的缝隙,观察著整个红星巷的生態。
他在构建一张无形的地图——
目標的邻里关係,巷口的交通流量,以及所有可能的逃生路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上午九点,办公室的电话打了过来,是技术队的第一份背景调查报告。
“吴志明,男,三十一岁,未婚。江城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江城市图书馆採编部副主任。
父母是退休干部,家庭背景清白。无任何犯罪前科,甚至连交通违章记录都没有。”
刘洋念著传真过来的资料,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履歷……完美得像张白纸。”
陈岩的脸色愈发凝重。
一个高学歷、有体面工作、家庭背景优越的“良民”,这与他们要找的那个阴暗的猎手形象,反差太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