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导师的教导!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书本上的gdp,远不如亲眼看见山货卡车碾过冻土的车辙印来得真切!经济蓝图描摹的再好,也需要亲手铺就路轨的人。我渴望尽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杨正尧是副部级领导,半生宦海沉浮,早就阅人无数,岂能因几句言辞就轻易信人?只是念及师徒一场的情分,终究还是动了惻隱之心。
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当干部不就是为了捞两个钱?说这样恬不知耻的话大有人在,这折射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畸形的价值观、权力观,归根结底是没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不懂得『权是什么、为谁用权、如何用权』。
志霖,既然你有从政之志,我送你康熙年间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直白朴素的话语里,道出官与民关係的真諦!”
张志霖听的特別认真,郑重的回道:“感谢校长的谆谆教诲,学生定当时刻谨记於心、篤之於行!”
杨正尧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转沉:“今年中央选调生名额之爭已呈白热化,各大高校都在摩拳擦掌,咱们学校可能还是30个名额,僧多粥少呀!”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志霖身上,“不过你好歹跟了我五年,这张入场券我会替你斡旋,这段时间就好好备考吧,和各校翘楚同场竞技,你可別卡在笔试这一关!”
方才如巨石压心的忐忑,瞬时被这席话化作暖流驱散。张志霖深深躬身行礼,再抬头时眼底燃著光:“校长知遇之恩、栽培之情,学生没齿难忘!请您放心,我必当焚膏继晷备战,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期望!”
杨正尧面带浅笑:“再教你个处世之道:成大事者需得藏锋守拙,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好恶不彰於表。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三分余地,切勿轻易展露底牌。
选调生指標尚未正式下达,你心中有数便好,嘴上有个把门的,即便对你女朋友也要守口如瓶,免得节外生枝,徒增变数。”
听闻 "女朋友" 三字,张志霖眼中的光彩倏地黯淡下去,语气带著几分悵然:“校长,前几天我和她分手了!”
杨正尧微微蹙眉,目光如炬:“应该不是你的问题吧?”
“个中缘由实在难以启齿,是灵泽和云飞偶然发现的……”
未等他说完,杨正尧便摆手打断,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篤定:“虽然只见过她两次,但我自詡看人还算精准,她不是良配。早些分开反而是幸事,娶妻当娶贤,人品最重要。
志霖,人生哪能事事顺遂?你才刚起步,不要让儿女情长绊住了脚步,先把重心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吧,这才是你安身立命之本,大丈夫何患无妻!”
“缘分天註定,半点不由人,只能怪我遇人不淑!”张志霖抬眸时眼底已恢復清明,“校长,您放心,我已经缓过来了,绝不会无事呻吟,让毫无意义的事影响到备考。请您以后多多提点,教我识人之法、辨人之术!”
杨正尧闻言朗声一笑,指尖轻叩著桌面:“你这小子倒会寻捷径,这哪有速成的办法?无非是用三分心思听其言,五分眼力观其行,再拿两分琢磨去咂摸细节。就像老茶客辨茶,得看叶底舒展的姿態,听冲沏时的声响,最后还得尝那回甘里藏著的真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对方专注的神情,又补了句:"记住了,真正的门道不在书本里,全在这人情往来的烟火气中煨著呢!”
……
一个虚心求教如捧玉,一个倾囊相授似琢器,师徒俩聊了整整一个多小时。
当张志霖步出办公室时,才惊觉窗下的日影已斜移过半堵粉墙——这竟是他读博以来,和导师聊的最久的一次。
不知哪位大才说过,张志霖记忆犹新:良工不示人以朴,然璞玉需问石焉。向领导適时展露软肋和弱点未必是坏事,这会让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更真实。
还有,你不能事事皆通、样样皆精,否则领导如何“好为人师”?恰当留出 “请教” 的空间,往往更能让上下级关係在互补与成就中,形成正向的能量循环。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志霖的时间被备考与研討会筹备填得满满当当。曾以为刻骨铭心的爱情,竟在不知不觉间被磨成了记忆里模糊的淡影。
然而他全然不知,在千里之外的老家,一场风波正在上演。
李妍顏的父母为了替女儿挽回顏面,在乡邻间四处败坏张志霖的名声,把他骂成了始乱终弃、忘恩负义的当代“陈世美”!
忍受著街坊邻居的閒言碎语,张志霖父母始终没跟儿子打电话求证。因为他们知道,儿子正在“考当官”,不能分心。便只能任由乡谣如针,扎进他们日渐佝僂的脊背。
万万没想到,这场风波竟然成了张志霖几个月后政审的“绊脚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