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都过去啦,这一天还没过去。

唉……

回到午间那间烟雾繚绕的网吧,杨意重重坐进沙发,坐垫下的弹簧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摁下开机键,屏幕被点亮,蓝白色的光瞬间打亮他的眉眼。

excel表格的网格线在屏幕上冰冷地铺开。他手指落下,键盘开始噼啪作响,急促、密集,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斩截。

飞机盒?不需要繁复设计。底色必须是最纯粹的白,至於图案,手机壳是哪一款,就直接等比缩印,精准地拓在正面,形成最直观的衝击。

磨砂袋则锁定黑色,与纯白的飞机盒內部在视觉上完成最简单却极致互补。但黑不能是死黑,饱和度要压低,要调出一种在光线直射下会透出高级灰的质感。

真正的精雕细琢,在卡片和贴纸上。

相比当下才刚刚流行起来,透著光的好评得返现的小纸片,杨意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与粗製滥造划清界限。

卡片必须用硫酸纸,质感天生就带 ins风滤镜。顏色早已定好:沉鬱的酒红,知性的灰蓝,奢侈的爱马仕橙,清新的牛油果绿,復古的橄欖绿……

这些顏色,单是念出来就嗅得到“贵”的气息。周边烫金,中间压上付同学被他抓著提前画好的简笔画。

所有这些设计的种子,早已在他脑中生根发芽,此刻正静静蛰伏在邮箱里,只待召唤。

贴纸,必须用pvc防水不乾胶,哑光材质。耐用好粘贴只是基础,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拒绝廉价感!

他要让买家从指尖触碰到快递箱的那一刻起,由外至內,经歷一场不容置疑的感官洗礼,让他们不停地在脑子里重复:

高级!

高级!

还他妈的是高级!

从每一款式的命名说明,到背后设计理念的简短詮释,再到对材质的要求。

晚饭的饭点还未到,一份事无巨细、条理分明,几乎可以称之为標准技术文档的报告,已然在他指尖下诞生。

最后检查一遍,敲下保存键。文件无声地滑入邮箱草稿箱被收存,像一枚已校准准星,只待击发的子弹。

在他旁边,江东也没閒著。他主动请缨,负责在社交网络上为他们的產品筹备流量、製造声量。

短短几个小时,江东把当年玩梦幻西游挣点卡的那股劲儿全拿了出来。屏幕被他切分出密密麻麻的窗口,活像一个专业多开刷进度的代练玩家。

豆瓣页面正打开著。他把手机壳的不同系列名和主题,套了层跪求购买渠道的皮,在各个小组里疯狂发帖。有人回復,他就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只见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多么惊艷,多么想拥有。

旁边几个qq窗口也同时亮著。跟这个人聊如果给苏格拉底雕像戴上粉色耳机,手里再捏一杯红酒,会是什么效果?跟那个聊什剎海的荷,红墙白雪,梦、漩涡、潮湿、蝉鸣、坠落。

最后他神来一笔,说自己设计了一款手机壳,做好了可以免费送。要是对方喜欢,就发条微博,他自会看见;若不喜欢,请保持沉默,他將忍痛断绝联繫。因为他无法接受他们明明趣味相投,灵魂却无法共鸣。

杨意看得目瞪口呆。

不是,哥们儿你谁啊?你从我兄弟身上下来行不行!

察觉到他的目光,江东转过头嘿嘿一笑,“你还別说,真挺上头的。”

“尤其是一想到搞定了就能多赚钱,我浑身是劲!”

说实话,如果让杨意自己来操作,他顶多也就是註册几个帐號,在各个小组里混个脸熟。等商品上架之后,再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过的独特风格文案,配上精心拍摄的图片,给这帮文艺青年来一轮来自2025年的审美洗礼。

微博那边他原计划更简单粗暴,广撒网,时尚、美妆、顏值类的博主也纳入接触范围,发图询合作,寄產品求曝光,掛连结换销量。

可江东这套打法不一样,明显更骚,更复杂,也更吃操作。他是在调动情绪,让人不由自主跟著他互动,在你来我往间不断强化產品印象,悄无声息地把草种进人心里。

“我靠!你怎么做到的?!”杨意是真服了。

江东斜眼瞥他。杨意立马反应过来,表情一秒切换成諂媚:“哥!东子哥!教教我!”

“哈!”憋屈了十几天,终於扬眉吐气。

江东郑重其事地竖起食指,模仿杨意之前的语气,“首先,我给自己做了个定位:我,是个文艺青年。”

“懂的懂的,立人设。”杨意积极捧哏,示意东子哥继续说下去。

江东默念了两遍人设这个词,觉得格外贴切,接著指向屏幕左上角堆叠的搜索页面。

“然后,找出他们內容里的关键词。比如这张画的风格,我就评论:『这让我想起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理论。』再比如这句情感思考,我就回:『仿佛恩培多克勒提出的植物也有性別的哲学浪漫。』评论完隔十几分钟再私信,大半都会回我。”

“恩培多克勒到底是谁?”杨意满脑子问號。

“我隨便搜到的一个冷门哲学家。文艺青年嘛,说话不碰瓷两个哲学家,显得特没深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