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凝固了。

就在眾人以为他答不上来的时候,林墨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陛下,臣以为,这两种说法,都对,也都错。”

“什么?”

“一派胡言。”

几个官员忍不住低声议论。

李世民没有制止,他只是静静地看著林墨,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与民休息,固然重要。贞观初年,战乱方息,百姓困苦,朝廷当轻徭薄赋,恢復民生,此乃国之根本。”

“此为,守成。”

“然,仅仅守成,远远不够。”

“我大唐之基业,非是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是革新出来的。”

“均田制、租庸调製、府兵制,哪一样不是革故鼎新之举。”

“若无这些,何来今日之大唐。”

“故,励精图治,更是重中之重。”

“此为,开拓。”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抬头直面皇帝。

“所以臣以为,朝廷之策,当一手守成,一手开拓。”

“以守成安民心,固国本。”

“以开拓求发展,创未来。”

“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守成与开拓,並非对立,而是一个整体。”

“至於如何平衡,如何施为,那便是陛下与诸位宰辅的智慧了。”

“臣,不敢妄言。”

一番话说完,林墨深深一揖。

甘露殿內,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他这番“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理论给震住了。

这个比喻,太形象,太深刻了。

它完美地调和了朝堂上最大的两种政治分歧,並將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守成与开拓,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李世民久久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著眼前的年轻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欣赏,在他的胸中激盪。

多少年了。

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朝中大臣,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他自己也时常在“无为”与“有为”之间摇摆。

却没想到,今日,被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一语道破了天机。

“好。”

李世民终於开口,声音中带著一丝难掩的激动。

“说得好。”

“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说得太好了。”

他转过身,走向御座,声音传遍大殿。

“长孙无忌。”

“臣在。”

长孙无忌的心,已经凉了半截。

“你弹劾林墨舞弊,如今看来,不过是你的臆测之言。”

“林墨之才,朕今日亲眼得见,亲耳得闻。”

“其才华,足以匹配状元之名。”

李世民的声音变得严厉。

“朕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科举取士,国之大典,朕不希望再看到任何捕风捉影,党同伐异之事。”

“否则,休怪朕的律法,不讲情面。”

长孙无忌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臣……知罪。”

他躬下身,姿態谦卑到了极点。

李世民不再理他,而是將视线重新投向林墨。

“林墨,你很好。”

“朕不仅不会治你的罪,还要赏你。”

“你那番守成与开拓之论,甚合朕心。你且写一份详细的奏疏,三日后呈上来。”

“若写得好,朕,另有重用。”

林墨心中一动。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臣,遵旨。”

他躬身领命,姿態从容。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欣喜或者感激。

仿佛这一切,本就该如此。

这一场发生在甘露殿的风波,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林墨昂首走出了大殿。

殿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他身上,驱散了殿內的阴冷。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长安城的天,要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