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强硬。

“放肆。”

长孙无忌厉声喝道。

“御前失仪,藐视君上,单凭这一点,就可治你的罪。”

林墨轻笑一声。

“赵国公说笑了。”

“陛下在此,明察秋毫。我是否藐视君上,陛下自有圣断,恐怕轮不到国公爷来给我定罪。”

他这话说得巧妙,把皮球又踢回给了李世民。

御座上的李世民,手指再次轻轻敲击扶手。

他打开了长孙无忌的那份奏疏。

殿內再次陷入寂静。

所有人的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位帝王。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李世民看得不快,逐字逐句,神情专注。

终於,他放下了奏疏。

“长孙卿,你奏疏中所言,林墨考卷上的策论,与他平日言行、出身背景,大相逕庭。”

“你怀疑,是有人提前泄题,並为他准备了应对之策。”

长孙无忌躬身。

“陛下圣明。”

“林墨此人,籍籍无名,据臣所查,其在长安城中素有紈絝之名,斗鸡走狗,无一不精,唯独於经义策论上,未闻其有任何才名。”

“如此人物,竟能一举夺魁,文章更是老辣深刻,非数十年宦海沉浮者不能言。”

“此事,处处透著蹊蹺。”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指向性很明確。

一个紈絝子弟,怎么可能写出那种水平的文章。

不是作弊,还能是什么。

不少官员都暗自点头,觉得长孙无忌所言极是。

李世民没有表態,他的视线再次投向林墨。

“林墨,你如何解释。”

林墨笑了。

那笑容里没有半分紧张,反而带著一种莫名的轻鬆。

“陛下,赵国公所言,听起来很有道理。”

“但其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错误。”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谁说紈絝子弟,就不能有才华。”

“谁又规定,文章写得好,就一定要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老臣。”

“若真是如此,那陛下大兴科举,又是为了什么。直接从朝中诸公家里挑人不就好了,何必费此周折。”

这几句话,如同几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所有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脸上。

长孙无忌的脸色彻底阴沉下去。

林墨这是在偷换概念,將他针对个人的弹劾,上升到对整个科举制度的质疑。

“强词夺理。”

长孙无忌冷哼。

“你空口白牙,如何证明你的才学是真。”

林墨摊开双手,姿態瀟洒。

“证明?”

“这有何难。”

“陛下,臣恳请当场测试。”

“不论经义、诗词、策论,由陛下、由诸位大人,当场出题。”

“臣若有半点迟疑,或答不上一题,甘愿领受任何罪责。”

他环视一周,最后视线落在长孙无忌身上。

“赵国公,您觉得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