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呼可以看出,二人关係不错。

“陛下亲临,必然上下用命救灾。又有上千仪卫帮忙,宫火应该很快扑灭,不会蔓延。”杨廷和分析道,“只是善后事宜,尤其是天家女眷安排,却容易起波折……”

天子年轻,尚未成婚,不过如今的皇宫大內,却住著四位朱家媳妇。

嘉靖帝亲妈,兴献后蒋氏。

嘉靖帝亲奶奶,成化朝皇太妃邵氏。

正德帝亲妈,皇太后张氏。

正德帝妻子,皇后夏氏。

看起来是四宫並立的局势。

然而,张太后权势最大,威望最隆,又是嘉靖帝名义上的嗣母,身份最尊崇,所以一个人独占仁寿宫。

朱厚熜的亲生母亲,以及奶奶,再加上一个皇嫂,三个人却都住在清寧宫。

如今这大火一烧,清寧宫恐怕不够住了,必须有人挪地儿。

皇帝是大孝子,自然不会让母亲和奶奶搬家折腾。

夏皇后这个软柿子,恐怕要遭罪。

她在正德朝就是个小透明。朱寿大將军整日在豹房廝混,不和妻子亲近,没留下子嗣。

如今到了嘉靖朝,夏皇后更是处境尷尬。

名义上,她被看做张太后一派。

因兴献后蒋氏入京时被张太后无礼对待,夏皇后也顺道被嘉靖帝记恨上了。

歷史上,这次火灾过后,嘉靖帝打算將夏皇后迁到西苑仁寿宫,以报復张太后。

虽然和紫禁城仁寿宫同名,但西苑仁寿宫荒废已久,要到以后嘉靖帝遭遇壬寅宫变,有了迁居西苑的打算,才开始大规模修缮。

然后改名为万寿宫,后世因为一部电视剧被网友们熟知。

杨廷和等大臣知道皇帝打算后,立即上疏劝阻:皇上啊,武庙的康陵还在修建,坟头土都是新的,你就把人家遗孀撵到西苑危房里住,实在是有损圣德。

嘉靖帝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地道,逐作罢。

礼部尚书毛澄见杨廷和还在那纠结天家住房问题,有些不满意:“石斋公,不要避重就轻,你知道老夫最担心什么。

陛下提出那什么『火灾鑑定学』,到底有何打算?”

杨廷和无奈的瞥了一眼毛澄:“此事需谨慎处置。今天大祀之后,陛下似乎有些变化。既然陛下要彻查火灾肇因,咱们最好先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这宫火分明因为大风而起,皇上言下之意怀疑火灾是人为,难道这大风也是人为?哪路高人有那么大本事,能请动风伯做法?”

见杨廷和顾左右言他,毛澄继续直言:“依老夫愚见,恐怕是皇上因为给父母上『皇』字尊號一事,僵持不下,所以想借火灾之事,逼迫吾等退让。

但护礼乃是大义,关乎宗庙社稷,国家根基,老夫身为礼部尚书,岂能退让?就算之后皇上要借火灾兴大狱,吾辈也义不容辞!

老夫赶著回去撰写奏疏。石斋公,告辞!”

毛澄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见二人不欢而散,次辅蒋冕,群辅毛纪、费宏,都围了上来,询问详情。

杨廷和苦笑不已。

之前因为上“皇”字尊號一事,已经闹得四位阁员请辞,一百多位大臣上諫书。

要是这次火灾再度激化了君臣矛盾,杨廷和真担心,会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他虽然大权在握,但既要约束皇帝当圣君,又要摁住大臣们行事別太激烈。为了维持中枢运转,耗尽心力。

此时,首辅大人无比怀念弘治朝时期,君臣鱼水的美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