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易燃的皇帝
未时,大驾卤簿抵达承天门前的长安街。
庞大的玉輅没办法进紫禁城,需要在这里换乘步舆。
四头大象也要送回驯象所。
大冷天的还要拉车,也是苦了这些原本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庞然大物。
朱厚熜刚走下玉輅,忽然,飆风骤起!
旗幡东倒西歪,人群惊呼躲避,场面一时混乱。
好在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具身体太瘦弱了,以后得加强锻炼。”在隨侍太监的搀扶下,朱厚熜咬牙强撑,好歹在狂风中维持了帝王仪態,没有出丑。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也让朱厚熜回忆起一段史料。
《大明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实录卷之拾》:己未,大祀天地於南郊,礼成,驾还,御奉天殿,文武百官行庆成礼。清寧宫后三小宫灾。
一场禁宫火灾要来了!
他的机会也来了!
嘉靖一朝,一共发生了二十二次禁宫火灾,平均每两年一次,为歷朝之最。
第三任皇后方氏葬身火海,嘉靖帝本人也差点在南巡途中被活活烧死。
这显然不正常。
他曾研究过嘉靖朝火灾频发的问题。
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创作者,必须秉持客观中立的態度,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嘉靖帝沉迷修仙,禁宫大內斋醮不停。油灯点点,香烛裊裊,有极大火灾隱患。
其次,嘉靖帝御下严苛,不把奴婢当人。
那场为后世网际网路留下名梗“练得身形似鹤形,不怕宫女勒脖颈”的壬寅宫变,就是证据之一。
有这样的老板,底下人办事自然敷衍塞责,不將用火安全放在心上。
甚至有可能故意纵火泄愤。
但现在,他穿越成了嘉靖帝本人。
屁股决定脑袋,若继续以旁观者的心態,来看待自己的生死问题,那真是蠢到家了,迟早死於非命。
如果细究嘉靖帝经歷的火灾,会发现很多弔诡之处。
就拿即將发生的清寧宫火灾来举例。
火灾过后,礼部尚书毛澄进言:“皇上郊祀甫毕,禁中失火,密邇青宫,变不虚生,宜应之以实,法成汤之自责,效周宣之侧身,思礼乐教化之或愆,念庆赏刑威之有失,充其惧灾忧患之心,而致夫顺天悦亲之实。”
翻译过来的大略意思是:皇上您刚刚结束郊祀,靠近东宫的地方就发生了火灾。灾难不是凭空发生的,您一定要效法成汤、周宣,反思自己在礼乐教化、刑罚奖赏方面有没有过失。对灾祸要有忧惧之心,取悦亲人要顺天而为。
尤其是最后一句,细品,你细品。
因为这场火灾,崇道敬天的嘉靖帝,不得不放弃给本生父母上“皇”字尊號的打算。
护礼派再次贏得胜利。
除了层出不穷的火灾外,那场壬寅宫变,一样疑点重重。
或许有人会说,以上纯属猜测,没有切实证据。
都攸关生死了,还磨磨唧唧找证据?真以为政治斗爭中大家都会遵守底线?
朱厚熜寧愿相信阴谋论。
皇帝,尤其是明朝皇帝,可不好当。禁宫幽深,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要丟掉性命。
前任皇帝朱厚照,南巡时莫名其妙落水染病,半年后龙御宾天,年仅三十一岁,给后世网际网路留下一个大明天子易溶於水的梗。
朱厚熜这个堂弟也不遑多让,修仙修出个易燃於火的体质。
想起歷史上嘉靖帝经歷的两次生死劫难,穿越之初的躁动很快过去。
做人要讲究“思危、思退、思变”。
然而,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这九州万方,亿兆黎庶的担子,都在自己肩上扛著,根本没法“思退”。
退无可退,只能迎难而上。
所以还是先好好“思危”,考虑如何消弭潜藏危险,確保自身安全吧。
朱厚熜可不想成为又一个壮年驾崩,死因蹊蹺的明朝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