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燕王殿下非池中之物
三月初十。
天空春雷炸响,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飘落,將整个京都笼罩在一片朦朧中。
这一日的朝会上,朱允炆做了一个令群臣目瞪口呆的决定。
那就是派李景隆等人,去给远在北平的燕王送去慰问品。
理由是燕王镇守北平辛苦了,作为皇帝对其表示一下关心,於是送去金银布帛无数。
李景隆得到这个任务后,心里好不快活。这一路游山玩水,好过这如囚笼一般的京都。
李景隆也想借这个机会,去北平看看。
燕王朱棣,以前跟自己的父亲李文忠,关係可是好著呢!
早些年间,朱棣经常跟李文忠在一起。朱棣很多用兵计谋,都是跟李景隆他爹学的呢!
朱允炆已经把事情决定下来,群臣反对也没有用。
齐泰与黄子澄,更是气得直拍大腿。
方孝孺更是捶胸顿足,大病一场。
於是在这细雨绵绵的天气,李景隆带著金银布帛从京都出发。
从京都到北平,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所以这一路上,李景隆怕旅程太过无聊,带上自己的小妾们,希望这一路上,不致太过单调。
~
北平。
朱棣一早醒来,就接到一封飞鸽传书。
这封书信,是暗探写给他的。
信上说,皇帝派人给他送来慰问品,有好几车的金银布帛。
朱棣一边玩转手中的茶杯,脑海中却在琢磨著皇帝此番用意。
要说他的好侄儿朱允炆能这般好心,关心他这个镇守边陲的叔叔,朱棣自然是不信的。
皇帝前些日子还打算削藩来著。而且连削藩的先后名单,都让人理出来了。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让人匪夷所思。皇帝自己提出的削藩,竟然被皇帝自己给否决了。
这件事,本就不平常。
这一次,皇帝又派李景隆那个脓包给自己送来慰问品。
到底用意何在?
就在这时候,有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只见来人是个大耳和尚,身有七尺有余,双眼呈三角形,目光锐利,外貌威严,自带一种凶狠冷峻的气质。
这个人就是道衍(yan)。
道衍本是个出家人,却对权谋有著很深的研究。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谋士。
於是,道衍盯上了燕王朱棣。
道衍十分欣赏朱棣的做事风格,於是自荐而来,要成为朱棣谋士。
像朱棣这样一个人,在道衍心里,是最適合做皇帝的。
偏偏现在的皇帝,却是个黄毛小儿,而且这黄毛小儿的爷爷,在去世前,已经为其扫平了前行的道路。
道衍不可能去皇帝身边,做一名谋士。
因为这对於道衍来说,实在是太没有挑战性了。
於是道衍找到了朱棣。
此刻,朱棣听见道衍的脚步声,才微微抬起头来,眼神里露出一种肃杀之气。
“道衍大师,你对此事怎么看?”
显然道衍已经知道了京都送来慰问品这一消息。
道衍身为出家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在一旁的客椅上坐下,道:
“贫僧虽不知那位为何忽然放弃了削藩,但以贫僧掌握的消息,那位一定有更深的谋划。而这一次所谓的送慰问品,有很大可能是一种试探。”
朱棣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又摇摇头:“他想试探什么呢?”
“燕王殿下,这次那位派人来北平,只怕是要弄明白殿下到底有没有起兵谋反的企图。”
“本王为何要谋反?”朱棣眼神阴鬱,就像一条隨时会攻击人的毒蛇。
“殿下,你是所有藩王中,实力最强的那一个。而且,殿下从一开始就与那位不合。在那位的心里,燕王殿下恐怕就是眼中钉肉中刺。”
“胡说八道。道衍,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忤逆本王谋反。”朱棣的眼神,忽然就充满杀意。
周遭空气似乎一下子就下降了几度。
这让本来寒冷的北方,此刻竟然更生严寒。
仿佛冰天雪地的天气,忽然又颳起了大风。
道衍平静地端起旁边的一杯热茶,吹了吹上面的热气,隨即缓缓喝了一口。他根本不在意朱棣是怎样的反应。
或者说,朱棣的反应,道衍早有所料。
而朱棣的目光,明显怒火正熊熊燃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燃烧起来。
道衍內心冷笑,朱棣的反应越大,就证明朱棣对谋反这件事,怕是早就有所预谋。
无非等待的就是一个適合的契机,起兵,也要师出有名。
否则,若被视为一个乱臣贼子,就算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怕也不能服眾。
朱棣心里虽有无名怒火,但他却在竭力压制。
“燕王殿下,这次那位送来慰问品,就是衣炮弹啊!这样一来,燕王殿下就会放鬆警惕。贫僧听说了,这次慰问品,不光赏给燕王,就是殿下的军士,都有赏赐。
如此可见,那位可是想从根本上,瓦解燕王殿下的军心啊!
受了好处的军士们,更会记得天子的好。
到时候,那位想要削掉殿下的爵位,收回殿下的兵权,再將殿下流放到离北平很远的地方。
那时候,燕王殿下就是孤掌难鸣。
在那位的心里,並不是不想削藩,而是那位觉得,若现在削藩,根本就没性价比。
按照我对那位的了解,他要削藩,肯定要从最弱的藩王开始动手。
若真这样,就会让燕王殿下警惕。
若第一个动的人是殿下,那位也怕燕王殿下直接起兵。
虽说现在朝廷有200万军队,但会带兵打仗的將领,早被杀光了。
唯一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而殿下一直镇守北方,又长期与蒙古势力周旋,手里的兵士更不是等閒之辈。
这种情况下,那位肯定不会直接动手,而是改变了策略。”
道衍这样一番长篇大论,让朱棣阴鬱的眼神又肃杀了几分。
似乎那双眼神里,住著一个恶魔。
只要把那个恶魔释放出来,朱棣就能打到京都,登上他日夜都想坐上的宝座。
朱標死后,朱棣可是几十个兄弟里,最强的那个。按理来说,他就是下一届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