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他身后的许超,也连忙附和:“正是!我等对敌军虚实了如指掌,此地已近湨(ju)水,当下正好背靠湨水迎敌,既可示我军决死之心,亦可依託水道,阻敌迂迴,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必可在此阻断司马颖兵锋!”
刘琨自是见识不凡,他虽对士猗的轻敌致败有所不满,但也认同两人的看法,眼下確需一场胜利,用来稳定战线。
他沉吟片刻,道:“背水列阵並非不可,但需得谨慎部署,万不可再轻敌冒进。”
而未经战阵的孙会,则仗著麾下三万宿卫精锐,不免有些目空一切,认为士猗和许超之败,纯属二人无能。
他傲然道:“我军乃天子禁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岂是那些郡国杂兵可比?既然二位將军欲雪前耻,那便依你们所言,在此安营扎寨,与那司马颖先锋大军碰上一碰,看他有何能耐渡我湨水!”
几人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採纳许超的的建议,就近选择有利地形,倚仗水道,扎下坚固营寨,准备以地利和新增的兵力,阻挡司马颖大军的推进。
十数日后。
王彦率领的八万先锋大军,一路疾行,抵达敌军营寨几里外。
王彦与诸將登高远眺。
只见敌军营寨连绵,其中部分士卒的衣甲制式,明显不同。
其精锐的甲冑,在日光下闪耀,而营前进出骑军,同样铁甲负身,非常精悍。
回到营帐。
王彦召集眾將,共商破敌之策。
赵驤率先出列,声音洪亮:“使君,敌军背水列阵,虽示决绝,实则自绝退路!此乃天赐良机!末將愿率精锐,正面强攻,一鼓作气,將其赶入湨水!”
石超则微微摇头,表示不同看法:“今日观其敌营,寨柵坚固,敌军皆乃宿卫精锐,甲械精良,我军若正面强攻,即便胜之,亦是伤亡惨重,不如深沟高垒,与其对峙,待其粮儘自乱,或寻隙以奇兵扰之。”
紧隨两人之后,其他將领也各抒己见,引经据典,或主攻,或主守,或提议分兵掠地,莫衷一是。
王彦静静听著,不置可否,视线掠过在场诸將,又在曹过身上略有停留。
但曹过並未站出来提议。
良久后,诸將虽未达成一致,但王彦心中已有计较,遂令眾人先回营整军,以备不时之需。
曹过回到自己的营帐后,则是展开舆图,盯在上面沉思。
白日所见敌军情况,再加上军中诸將的计策,在曹过脑海里不断闪过,直到一个縝密的计划逐渐在脑中成型。
夜深时分,曹过求见王彦。
而王彦却似乎早有预料:“世子去而復返,必有良策。”
曹过微微一笑,拱手道:
“使君,白日诸位將军之议,皆有其理,但若是强攻,恐正中敌军下怀,其有稳固坚营,兼具数万精锐,巴不得我军硬碰。”
“而久围之策,虽稳妥,但我军劳师远征,利於速决,且洛阳援兵可能续至,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王彦闻言,並未表明態度,而是有兴趣地问道:“那么世子有何良策?”
曹过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湨水上下游,以及温县方向,说道:“末將思得一策,可分三步而行,旨在疲敌、断粮、决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