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道:“妖言童谣,若运用得当,在暗流涌动之时,就如野火燎原,能迅速撩拨起人心的恐惧与欲望,汉末张角,初起於鄴,誑惑百姓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便是明证。”

曹过闻言,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瞬间便想起了史书记载。

他站起身,在房中踱步,眼中光芒愈盛:“先生一言,令我茅塞顿开。”

他停下脚步,看向张宾,笑道:“童谣吗?我恰好略懂。”

张宾则是略显疑惑:“世子已有想法?”

曹过笑著点了点头,走回案前,取过纸笔,一边快速书写,一边低声道:“贾后无子,太子司马遹非其所出,且聪慧刚强,不为贾后所喜,贾謐等人,更是视太子为眼中钉,肉中刺,早有废黜之心。”

他在纸上写下几行字,推给张宾:“此乃洛阳城中最大的火星,一触即燃。”

张宾伸手接过,轻声念出:“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髏(du lou)生齿牙。”

(晋书: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名也。鲁贾謐国也。)

念罢,他面色微动,道:“此谣若传开,直指贾后將与贾謐为乱,谋害太子,世子从何想来?”

曹过笑著道:“方才灵光一现,偶得之,先生再看下一首。”

他又写下:“东宫马子莫聋空,再过数月缠汝鬃。”(原文:前至腊月缠汝鬃)

张宾看过,不由讚嘆道:“世子果真文採风流,此童谣可谓精闢,预言太子將在数月后遭缚遇害,若在洛阳传唱,必將地动山摇。”

曹过闻言,却並未停止,眼中寒光一闪,再道:“既然要乱,那就让它更乱一些!再给他们找一个现成的靶子。”

他再次提笔,写下第三首:“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屠苏有很多意思,在这首童谣中,应指一种带有檐的帽子,鄣有遮的意思)

(南朝梁的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中有,障日锦屠苏)

张宾看著这最后一句,心中顿时明了:“赵王司马伦目上有瘤,视物不清,被讥为瞎儿,而此谣明示赵王伦有不臣之心,的確是个好靶子。”

他抬头看向曹过,眼中满是讚赏。

这三首童谣,一环扣一环,將贾后、太子和贾謐,以及赵王司马伦等,全部捲入其中,手段虽简单,但作用却极大。

一旦流传开来,引发的猜忌和斗爭將难以想像,足以让贾后一党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远在鄴城的曹过。

曹过说道:“贾后多疑,司马伦贪婪而无义,此二人本就互有勾结,又互相提防,此谣一出,他们之间若生嫌隙,我在鄴城,方能获得喘息之机,甚至伺机而动。”

张宾点了点头,正色道:“世子此计,確是破局妙手,可行!眼下应选派可靠之人,先从洛阳周边开始,不必刻意宣扬,只由孩童或游侠之口传唱,假以时日,谣言如水,无孔不入,自会迅速传入洛阳城中。”

曹过接过话,毫不犹豫道:“好!此事便交由先生全权安排。”

张宾当即领命:“诺。”

数日后,几骑快马悄然离开鄴城,奔向洛阳的方向。

紧隨司马颖的奏章之后,曹过的反击,隨之而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