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资治通鑑》中则有“初,武帝作石函之制,非至亲不得镇关中。”以及“顒轻財爱士,朝廷以为贤,故用之。”

可见,司马顒在各藩王中,属於血缘关係较疏远的那一拨,而他能得此重任,完全是朝廷对其能力颇为看重。

哪怕此事有待商榷,那至少在不违背祖制的名义上,司马顒当是“特以贤举。”

闻听司马顒將出镇关中,曹过虽然知晓,但还是心中一震。

只因为司马顒口中的“不久之后”,让他不免有些猜测。

若是明年正月,那符合史书,曹过不觉得有什么。

但要是提前几个月,那么曹过就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蝴蝶效应了,同时还得提早做准备,应对司马颖。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贾謐在其中起了莫大的作用。

思绪迴转,曹过连忙道贺:“恭喜大王。”

镇守关中確实是一件好事,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司马炎也不会作石函之制。

司马顒微微一笑,心情也是颇为不错。

曹过见状,又抱著一丝侥倖,问道:“大王,不知具体是何日?接替者又是哪位宗王?”

司马顒看向曹过,眼中闪过一丝瞭然,然后缓缓道:“成都王司马颖,但具体何日还得等朝廷的商议,而陛下和皇后那边,只是提前私下告知,也是为了让我早做准备,提前把鄴城堆积的公务处理完毕。”

司马顒在洛阳当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源,但他不可能告知曹过,如今藉口帝后二人,也是半真半假。

曹过心中狐疑更甚,他也不知道是司马顒故意不说,还是確实也在等晋廷的下道消息。

司马顒也不管曹过在想什么,继续道:“成都王年轻气盛,可不似孤这般,与前朝还能扯上些渊源,他若在鄴城,世子行事还需多加谨慎。”

他稍做停顿,又意味深长道:“世子往日所做之事,孤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於日后,孤远在关中,就更管不著咯。”

司马顒话都说到这了,曹过还不明白就是傻子。

原来司马顒今日召他而来,是要在离任前敲打他,同时又卖个人情。

想到这里,曹过也是立刻回道:“多谢大王提点,我日后行事必有分寸,定不会让大王在离开前,感到为难。”

司马顒满意地点点头,又閒聊片刻,方才让曹过离去。

走出王府,秋风吹拂,曹过抬头望了望天空,顿感一阵凉意。

正如司马顒所说,他马上就走了,管不著了。

但司马颖可就来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成都王想要把火烧起来,烧在他曹过身上,那还是非常容易的。

曹过也不再沉思,当下便加快脚步,打算回去找来张宾商量一番,为此早做准备。

与此同时,洛阳,成都王国邸。

司马颖在得知消息后,不由得大怒道:“贾謐这廝!其心可诛!”

而他身旁的心腹则有些忧心,道:“大王当日不该那般衝动,贾謐如今势焰熏天,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大王何必......”

司马颖闻言,却是不忿道:“孤若是忍了,皇室顏面何存?”

身旁心腹仍旧忧心道:“可如今被外放鄴城,远离京师,岂不正中贾謐下怀?”

紧接著,他又建议道:“不若让王妃出面找乐尹君,他在朝中颇有名望,並与王司徒交好,可以求王司徒.....”

司马颖当然知道心腹是为他好,让他通过自己的王妃去找岳父乐广(河南尹),然后再通过司徒王戎进言,让自己留在洛阳。

但是,他並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目光深远,待心绪平復后,方才道:“鄴城未必不是好去处,贾謐骄横如此,贾后纵容外戚,擅权乱政,来日必生大乱,孤能远离洛阳,或许反能避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