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八月,车驾徐行,已入中丘县境。
天高云淡,旷野间的风拂过,已无盛夏的浮躁,转而是秋日的凉爽。
举目四望,大地苍茫,远山近壑皆被秋色浸染。
县境西北,蓬山起伏连绵,山间苍松点翠,草叶披金,层林尽染。
坡地上,成片的粟稷已近成熟,穗头低垂,在秋风中泛起金色的涟漪。
田间地头,时有农人弯腰劳作,为这片秋景添了几分生机。
道旁两侧,树木挺立,叶已微微卷边,秋风掠过,颯颯作响。
偶有几片黄叶,禁不住秋风邀约,翩然离枝,隨风而舞。
最后,再飘落於车辙碾过的尘土之上。
车驾之內,曹过並未沉醉於窗外秋色,而是思绪飘然。
郗鉴那里,他已修书一封,除却寒暄问候外,便是直接言明,若已辞官,可往梁王司马彤处,他与梁王有过约定,届时梁王会有妥善安排。
同时,曹过还不忘提醒郗鉴,即便无意来投,也需早思抽身之法,且洛阳非久居之地。
而对於尚在微末的陶侃,曹过则手书长信,推心置腹,许以重任,信中不仅畅言自己对寒门才士的看重,並向其描述一种不同於当今选官制的构想雏形。
此信,他派人送往陈留,交予曹平,令其隨杜家商队南下,再携钱货,低调寻访。
同时,曹过特意嘱咐,当以礼相待,以诚动人,示之以利,更当晓之以义,明之以前程,切记绝非施捨,乃是邀请大才,需既解其眼下之困,又予其真心实意。
至於远在平阳郡的李矩,曹过的谋划更为直接。
他让韩光去跑一趟,若李矩尚在郡督护任上,则只需提醒他,自己打听过太守宋胄的为人,务必谨慎行事。
若李矩已辞官或被免职,则韩光可坦然道明来意,告知招揽之心,邀其至鄴城,在王府任职。
另外,曹过也让韩光需时时留意,小心提防宋胄身边的人。
而最后一位,也是曹过此行的目標,那位被评价为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有神国之谋的张宾,张孟孙。
车驾缓缓前行,碾过落叶,驶向那座因“蓬山丘壑”而得名的县城。
县城不大,行人也不算稠密,透著北方小城特有的安寧。
曹过並未大张旗鼓,先寻了一处客舍安顿,而后稍作休整,薰香沐浴,换上素色深衣,打听到张宾的住处后,便带两名隨从,徒步而去。
不多时,曹过便至张宾院落,一眼望去,青砖灰瓦,虽不奢华,却整洁清雅。
院门虚掩,可见院內树下,一位身著素袍的男子正坐於石桌旁,就著午后的天光,正翻阅手中书卷。
他约莫三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瘦,神色专注,气度不凡。
曹过止步於院门外,拱手朗声道:“冒昧打扰,在下曹过,途经宝地,闻得先生大名,特来拜会。”
张宾闻声抬起头,目光落在曹过身上,沉静无波,既无惊讶,亦无热切。
他平静审视片刻,方才放下书卷,缓缓起身,步至院门,拱手还礼,道:“原是贵客临门,院內简陋,世子不嫌,还请入院。”
言语间,语气平和,气度坦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