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居。
室外街市喧囂,室內酒香四溢。
曹过正与阮修小酌清谈。
酒过三巡,忽然传来一阵声响,只见郭彰在几名富商的的簇拥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似乎也是来此饮酒。
郭彰迈步而入,一眼便瞥见曹过这桌,轻笑一声,走了过去,又故作讶然道:“咦?这不是阮先生和曹世子吗?还真是巧遇啊。”
“老夫今日得以閒暇,想来这忘忧居小酌两杯,不想竟遇上二位,幸会幸会。”
见郭彰好似自来熟一般,曹过心中顿生警觉,但场面上的礼节却不得不顾,因此只得依礼相见。
待到礼毕,郭彰却並未离去,而是命人加席坐下,又吩咐店家上好酒,儼然一副做东的架势。
曹过与阮修相视一眼,心中疑惑,但还是继续坐下,他倒要看看郭彰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郭彰坐下之后,先是夸讚了一番忘忧居的酒菜,隨即话锋一转,看向曹过道:“世子华林园一鸣惊人,五诗传遍京都,如今无人不赞世子有陈思王之遗风,老夫虽忙於俗务,亦闻世子美名。”
曹过心中冷笑一声,面上神色不变,道:“郭侯过誉,愧不敢当,不过是恰逢其会,偶得几句而已。”
郭彰见曹过不上套,眼睛一转,举杯道:“世子不必自谦,且饮酒。”
曹过只得举杯应对。
几轮酒下来,郭彰看似喝得高兴,忽然抚掌道:“如此良辰,偶遇贤才,不可无雅事助兴。”
曹过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道,郭彰这廝,总算是图穷匕见了。
果不其然,郭彰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正巧,老夫近日偶得一方古砚,但其上字跡却很是模糊,寻了几位博学之士,都未能解其意。”
“今日恰逢世子与阮先生在此,两位乃文雅之才,定能识得此物玄妙。”
说罢,他便唤人將古砚取来。
並且,郭彰在言语间,还故意拔高了声音,从而也引起了周围食客的好奇,尽皆望了过来。
片刻后,隨从捧上一个製作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方青釉三足砚。
曹过凝神望去,只见该砚呈圆形,砚面光滑无釉,中心略微凸起,周边设有水槽,底部为三熊形足,砚侧刻著数行模糊的隶文。
阮修也好奇地伸头观看,不过也就看了一眼,便又自斟自饮去了。
郭彰见阮修不掺和,心中一定,他转向曹过,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笑道:“世子若能解其意,老夫愿闻高见。”
曹过心知这砚碰不得,所以也不伸手去取,而是微微倾身,继续端详,目光在砚侧的隶书上停留。
虽然看不清太多字跡,但曹过还是隱约认出一些,上有“故魏”二字,貌似涉及曹魏旧事,他瞬间便明了,郭彰的算计原来在此。
曹过暗忖,没想到这老登居然开始玩影射这一套了。
片刻后,他直起身,故作难色,摇头道:“细观此砚,確是上等,但其上字跡实在模糊,我也仅能依稀辨得一二,似乎是前朝旧物。”
“或许是魏宫流传下来的雅物,但其真偽之辨,我亦未见过,若能请张司空那样的博古大家观赏一番,定能知其究竟。”
闻听此言,郭彰脸上的笑容一僵。
这砚台是他精心准备的陷阱,其上內容暗涉曹魏旧事,不过也是编的,若曹过为了逞能,真当眾解读出来,他便可以稍加曲解,当场给曹过扣上一个心怀故魏,讽喻当朝的罪名。
且此事过后,他还能找人揭穿此砚是贗品,届时又可损曹过的才名,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可惜,他的算计再多,曹过不上当都是白扯。
他也確实没想到,曹过竟如此滑头,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根本不上套,还让他去找张华,他倒是能去,但张华正眼都不带看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