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梁王府,坐在马车中,曹过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转为深思。
司马彤既然承诺了,那么自己这边的人选也要早日定了。
马车驶过喧闹的大街,窗外传来商贩的叫卖声。
曹过轻轻揉了揉眉心,出声唤道:“韩光。”
“世子有何吩咐?”车辕上的韩光立刻应声。
“回去后,將收到的名刺和请简整理一份给我。”
“诺。”韩光当即应下。
马车驶回陈留王国邸,依旧从侧巷进入。
“世子,这些都是近日递来的帖子。”
曹过回到书房,韩光很快便將一叠名刺送了过来。
韩光看著那堆五八门的名刺,脸上有些茫然,不知该如何处理。
曹过望著这堆名刺,知道让韩光去区分这些,確实强人所难。
他挥了挥手道:“无妨,你先大致分一分,把那些看起来华贵的放在一边,其余的放在另一边即可。”
韩光应了一声,便开始依言分拣。
曹过自己则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快速瀏览,其中大多是些溢美之词,以及结交之语。
片刻后,他放下手中的名刺,目光投向远处,不由得想起了上巳华林宴,想起那些文人名士,以及世家子弟,继而又想到了孙秀那张阴狠的嘴脸。
而孙秀的嘴脸又让曹过想到了司马伦,这位野心勃勃的赵王,自己跟他还有笔帐没算呢。
就在思绪流转间,一个名字忽然在曹过的脑海中闪过。
“赵王伦闢为掾,知伦有不臣之跡,称疾去职。”
曹过想起了《晋书》中关於郗鉴的事跡。
“对,就是他!”曹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若能將他招揽过来,无疑是获得了一位未来的栋樑之材,而且举荐这样一位素有雅望的人才,司马彤那边也绝不会怀疑什么。
想到这里,曹过隨即便向韩光问道:“名刺之中,你可留意是否有名讳中带『鉴』字,或表字中有『道徽』二字的?”
韩光努力回想了一下,摇头道:“没有。”
曹过闻言,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並不意外。
郗鉴早年不应州命,连晋廷辟名都不应,自是不会递什么名刺了。
他沉吟片刻,有了主意,再次对韩光道:“你明日去做一件事,打听下阮修是否还在洛阳城中,若他尚未离开,就去递个话,说我欲请他一敘。”
曹过打定主意,遇事不决,先找阮修,以陈留阮氏在兗州的名望,其族中大概有与郗鉴交好的子弟,由阮修从中牵线,通过阮氏子弟打听郗鉴的近况,想必不难。
甚至可能阮修自己就与郗鉴交好,毕竟两人年岁相仿,又同是兗州名士,且地缘相近,打过交道的可能性极大,若真是那样,便最为稳妥。
“诺!”韩光领命而去。
曹过重新將注意力放回那堆名刺上,眼前这些东西並非全无价值。
郗鉴虽好,但他也不能將所有希望寄託於一条线。
曹过一边翻阅,一边在心中快速地进行梳理,通过这些名刺,他仿佛看到了洛阳城中,各色人等的心思。
隨后,他將那些明显是跟风奉承的帖子挑拣出来,放到一旁,接著又在剩下的当中,筛选出可能有用的帖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