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竞技大会(求追读)
“砰!”
一团白烟喷出,枪手毫不停顿,立刻开始重复下一个循环。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硝烟燻黑了他们的脸庞。在规定的十分钟內,他们就像一台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断地装填、射击。
“这个有意思。”巴西尔心中暗道。
这才是战爭的雏形。个人的勇武在火枪面前变得脆弱不堪,纪律、训练、速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弓箭与火枪的爭论,在这个时代正愈演愈烈,而这场比赛,无疑是火枪派最有力的宣言。
他不在乎谁是冠军,他在心里默默计算著所有人的平均射速,分析著他们装填动作的优劣。他发现,射速最快的那几个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简洁到了极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们的身体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最终,一名来自帝国南部军区的士兵,以十分钟內击发二十七次的惊人成绩,夺得了冠军。
一天的比赛,在民眾意犹未尽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获胜者们戴上象徵荣誉的橄欖枝编成的桂冠,由共治皇帝阿莱克修斯亲手颁发金子打造的奖盃,接受著全场民眾的致敬。
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巴西尔却独自陷入了沉思。
民眾对军事比赛的热爱,证明了埃律西昂的人民武德充沛,血性未凉。这是好事。
但是,战爭,从来不是靠蛮力就能打贏的。
一个优秀的士兵,和一个优秀的將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炮兵的弹道计算,更是与高等数学息息相关。想要让帝国的军队发生质的飞跃,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比武选拔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系统性的军官培养体系!以及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个念头一旦產生,便在他的脑海里疯狂滋生,再也无法遏制。
返回皇宫的马车上,气氛有些沉闷。祖父君士坦丁十二世闭目养神,父亲阿莱克修斯还沉浸在白天的兴奋之中。
“今天的比赛真是过癮!尤其是那个白队的车手,最后一圈的超车,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些年轻人,都是我们罗马的好样的!”阿莱克修斯讚不绝口。
君士坦丁十二世睁开眼,看向一言不发的巴西尔。
“巴西尔,今天的竞技大会,感觉如何?”
“很精彩,祖父。”巴西尔平静地回答,“民眾热情高涨,参赛者也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他们都是帝国军队的好苗子。”
“是啊。”老皇帝的语气中带著一丝感慨,“想当年,我们从君士坦丁堡流亡至此,正是靠著这些在竞技大会上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战士,才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危机,最终才在这片大陆站稳脚跟,占领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所有土地。”
巴西尔听出了祖父话语中的不易。帝国的每一步发展,都浸透著鲜血。但他没有顺著祖父的话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
“祖父,父亲。这些获胜者,將从百夫长做起。凭藉著大会冠军的荣誉,他们在军中晋升会比常人更快。可是,他们真的能成为合格的將军吗?”
这个问题让马车內的气氛微微一凝。
阿莱克修斯皱起了眉头,对儿子这种“煞风景”的提问有些不满。
“巴西尔,你这是什么话?他们是全帝国最勇猛的战士,不让他们当军官,难道让那些书呆子去指挥打仗吗?”
巴西尔没有理会父亲的质问,继续说了下去,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孙儿认为,这样的比武,最多只能选拔出最勇猛的士兵,或者最优秀的基层士官。但真正的將才,那些能够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统帅,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发掘的。而且我认为將来的军队应该靠技术、数学,个人勇武的发挥空间越来越低。”
“父亲,时代变了。罗马应该准备好迎接变化。”
他抬起头,迎向父亲深邃的视线。
“就拿那位赛车冠军来说,他很勇敢,也很有胆魄。但让他去指挥一个骑兵连,他懂不懂如何利用地形进行迂迴包抄?他知不知道如何管理马匹的草料和士兵的补给?再比如那位射击冠军,他个人的射速很快,可他能教会一整个百人队都达到他的水准吗?他懂不懂如何计算风速对弹道的影响?他知不知道如何组织火力,形成交叉射界?”
一连串的问题,让阿莱克修斯哑口无言。这些东西,他確实从未考虑过。
巴西尔的语气变得恳切起来。
“祖父,父亲,战爭的形式正在悄悄改变。火枪和火炮的威力越来越大,未来的战爭,將是组织、后勤、战术和科技的全面对抗,而不再是个人勇武的舞台。我们不能再用百年前的標准来选拔未来的將领。”
他的话语在狭小的车厢內迴响,每一个字都敲在两位皇帝的心上。
“所以,关於帝国未来的军事人才发掘与培养,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我希望,能找个时间,向您和父亲详细陈述,一起探討一下可行性。”
君士坦丁十二世凝视著自己的孙子,良久,良久。他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与他们这代人截然不同的东西。那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和一种不破不立的决心。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老皇帝的声音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明天下午,在我的书房。我会让安德罗尼卡將军也过来,你们一起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