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小克里特(求追读)
不久,一个由岛上最艷丽的野扎成的巨大圈,和一桶沉甸甸的橡木朗姆酒,被送到了巴西尔面前。
“现在,请带我去拜謁卢卡斯舰长的陵墓。”
卢卡斯的墓地,位於小镇旁一座可以俯瞰整个港湾的小山丘上。这里已经被开闢成了一片陵园,安葬著第一代来到这座岛屿,並为之付出了生命的所有人。他们的墓碑很简单,大多只是一个用石头製成的东正教十字架。
陵园的最顶端,最中心的位置,矗立著一座与眾不同的墓碑。它由一块完整的洁白大理石雕刻而成,墓碑顶端是一个標准的东正教十字架。碑文用希腊语雕刻,简洁而有力:
“克劳达的发现者,风暴的征服者,基克拉迪亚的奠基人,伟大的舰队司令,卢卡斯·诺塔拉斯。”
巴西尔屏退了左右,亲自捧著那个巨大的圈,一步步走上台阶,恭敬地將圈摆放在墓碑前。
然后,他后退三步,对著墓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发自內心的敬意。
做完这一切,他示意侍从將那桶朗姆酒搬上来,当著所有人的面,亲自用匕首撬开了桶盖。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在海风中瀰漫开来。
巴西尔接过一个木瓢,舀起满满一瓢琥珀色的酒液,缓缓地,均匀地洒在了卢卡斯墓前的土地上。
“伟大的卢卡斯前辈,帝国没有忘记你们。我,巴西尔·巴列奥略,代表帝国,前来看望您和您的弟兄们了。”
他轻声默念,酒液渗入乾燥的泥土,仿佛要將这份来自晚辈的敬意,传递给长眠於此的英魂。
祭扫完毕,巴西尔转过身,面对著跟上来的总督和那些自发聚集在陵园下的基克拉迪亚岛民。他没有走下台阶,而是就站在卢卡斯的墓旁,朗声开口。
他的声音,在海风的吹拂下,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山丘。
“我站在这里,看著你们,就像看到了我们罗马人自己的歷史!”
“我的先祖,伟大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在家园被奥斯曼的豺狼攻破时,没有选择屈辱的投降!他带领著我们的人民,带走了文明的火种,毅然决然地航向未知的大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的,就是找到一片能让我们罗马人继续生存,继续繁衍的乐土!”
“我们找到了!这片被我们命名为埃律西昂的土地,就是神赐予我们的新罗马!我们在这里,保存了罗马的一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律法,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我们作为罗马人的骄傲!”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充满了感染力。
“而你们!卢卡斯舰长和他的舰队!你们遭遇了海上的风暴,迷失了航向,被命运拋弃到这座孤岛上!你们本可以绝望,本可以崩溃,本可以像野兽一样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但是你们没有!”
“你们升起了篝火,找到了水源,建造了房屋!你们在这片蛮荒之地,用自己的双手和不屈的意志,重建了一个小小的罗马!你们顽强地活了下来,並且把罗马的血脉和精神,一同传承了下来!直到帝国的光辉,再一次照耀到你们的身上!”
巴西尔伸出手,指向山丘下的港口,指向那些前来迎接他的民眾。
“在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和我的先祖,和所有第一代来到埃律西昂的先辈们,完全相同的品质!那就是永不屈服!永不绝望!永不放弃!”
“正是这种品质,让我看到了我们罗马,重返故土的希望!”
说到这里,他声嘶力竭地高呼:“向奥古斯都致敬!向君士坦丁致敬!”
“为了罗马!”
山丘下,人群的情绪被彻底点燃。老总督安德烈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第一个跟著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为了罗马!”
“为了罗马!!”
“为了罗马!!!”
山呼海啸般的吶喊声,从陵园爆发,席捲了整个克劳达岛,最后匯入永不停歇的海风,飘向大洋的远方。
......
演讲的余波久久未散。巴西尔在民眾狂热的簇拥下,走下山丘,仔细考察了克劳达的港口。
“殿下,这里的船坞、仓库、防波堤,全都是按照帝国海军的標准建造的。”老总督跟在旁边,自豪地介绍著,“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料,都力求做到最好。我们知道,总有一天,帝国的大舰队会从这里经过,我们不能给帝国丟脸。”
“做得很好。”巴西尔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他拍了拍总督的肩膀,语气郑重。
“你的远见,很快就会得到回报。这里,將成为帝国反攻欧罗巴的战爭中,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和物资转运中心!从埃律西昂运来的军队、武器、粮食,都將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补给,然后跨过大洋,將双头鹰的旗帜,重新飘荡在欧洲的故土!”
“我需要你们做好准备。克劳达,要在帝国的这条跨洋生命线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帝国效死,是克劳达至高无上的荣幸!”总督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视察完港口,天色已晚。巴西尔知道,是时候结束这次短暂却意义重大的访问了。旗舰“亚顿之矛”的试航已经完美结束,他该返回埃律西亚,將一切都准备妥当。
当“亚顿之矛”的巨帆再次升起,缓缓驶离港口时,总督安德烈带著所有岛民,在码头上肃立送行。
是时候回去开始最后的准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