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报昌呵呵笑著,目光在宋飞脸上身上仔细打量著,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刚才那几句,字字清楚,行腔归韵都讲究,韵味十足。看得出来,功底相当扎实!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深深的惋惜,“就是不知道你身段功夫怎么样?要是身段也跟得上……哎!”他目光扫过宋飞那鹤立鸡群的身高,无奈地嘆了口气,“可惜了了!你这嗓子,这唱腔,搁过去,绝对是吃京剧这碗饭的好材料!偏偏被这身高给限制住了。台上不好配戏啊。”作为导演,他瞬间想到了舞台呈现的协调性问题。
旁边的陈报国一直在认真听著,此刻眼睛一亮,插话道:“郭导,他现实中舞台受限,但在咱们屏幕上没事啊!摄像机镜头里,身高差可以弱化,甚至利用好构图还能成优势!”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指著宋飞,“您看他演万筱菊怎么样?到时候拍他的戏曲片段,咱可以多拍点独角戏,或者用特写、中景。就算需要搭戏的,咱在镜头处理上动点心思,舞台感弱化点,观眾注意力都在他唱念做打上,身高问题就不那么显眼了!”
“万筱菊……”郭报昌闻言,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板上轻轻敲著。万筱菊在《大宅门》里虽然戏份不算重,但却是剧中舞台艺术的化身。他之前確实没想过让宋飞这个新人来担纲。但现在……宋飞这惊艷的唱腔,这俊朗的扮相,陈报国这个建议似乎真有搞头?
他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嗯……你这个提议有道理。有搞头。我琢磨琢磨。”他抬眼看向宋飞,眼神里带著审视和考量,“好在万筱菊的戏份集中在后面,还有些时日。容我仔细想想剧本和拍摄方案。”他没有立刻拍板,但显然已经把这个可能性放进了心里。
宋飞心里也飞快地转著念头。他重生而来,目標明確,本意是先扎扎实实学习,积累人脉和经验,对於出演电视剧还是有所保留的。但万筱菊这个角色確实不同。他代表的是剧中乃至那个时代梨园行的巔峰,是艺术纯粹性的象徵。对手戏主要是和陈报国、蒋雯黎这样的顶级演员,戏份集中且极具表现力。自己形象气质符合,唱功更是最大的加分项。只要表演到位,绝不会被淹没,反而可能成为亮点。
值得一试。宋飞暗自下了判断。但他面上依旧平静,没有表现出急切的渴望,只是谦逊地点点头:“谢谢郭导,谢谢陈老师。我听剧组安排。”
火车在华北平原上奔驰了大半天,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的萧瑟渐渐染上了江南水乡的柔和绿意。中午时分,餐车送来了盒饭。或许是知道这节车厢坐的都是“角儿”,餐车格外用心,饭菜的香气和卖相都出乎意料的好。红烧排骨油亮诱人,清炒时蔬碧绿爽脆,米饭也蒸得粒粒分明。
刘佩琦一边扒拉著米饭,一边忍不住抬眼瞅对面的宋飞。不只是他,对面的陈报国和赵奎娥,甚至旁边几桌的演员,目光都时不时地瞟向宋飞……手里的饭盒。
宋飞吃饭的速度,只能用“风捲残云”来形容。別人刚拿起筷子,挑了几口米饭,他面前的一个空饭盒已经摞了起来。当陈报国他们才吃了小半盒时,宋飞已经乾净利落地干掉了第三份盒饭,第四份也解决了一小半!那吃饭的动作並不粗鲁,甚至算得上斯文,但频率快得惊人,仿佛那些食物一进他嘴里就自动消失了。
赵奎娥看得目瞪口呆,隨即涌上浓浓的心疼,忍不住开口道:“哎哟,瞧把这孩子饿的!慢点吃慢点吃!够不够啊?不够让你陈叔再去餐车给你拿两盒来?別亏著自己!”她语气里满是长辈的关切。
宋飞刚咽下一大口饭,闻言抬起头,腮帮子还微微鼓著,咧嘴一笑,含混不清地说:“赵老师,您放心,哪能饿著我啊?我这人就是消化快。今儿早上出门前,我还特意去吃了两碗炒肝,半斤猪肉大葱包子呢!这才哪儿到哪儿。”他语气轻鬆,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就你这饭量,”刘佩琦放下筷子,嘖嘖称奇,上下打量著宋飞精壮却丝毫不显臃肿的身板,“还演什么万筱菊啊?这不活脱脱一个『郑老屁』(剧中一个饭量奇大的角色)吗?我看郭导该让你演郑老屁才对路!”
“哈哈哈!”周围听到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郑老屁那狼吞虎咽、永远吃不饱的形象立刻浮现在大家脑海,和眼前宋飞这“斯文扫荡”的吃相还真是莫名契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