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再转,来到了北方的崇山峻岭。

【北击匈奴,筑长城,以安边疆!】

宏伟的万里长城,如同一条巨龙,在山巔之上蜿蜒,无数的民夫在挥洒汗水,无数的士兵在戍守边疆。

画面外,是匈奴的铁蹄在肆虐,烧杀抢掠,画面內,是长城之后,中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书同文!

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修驰道!

筑长城!

一件件,一桩桩,全都是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在当时看来必然是暴政的举措。

但此刻,被天幕用一种宏大的歷史视角,將其对后世两千年的深远影响,清晰地展现在了万朝所有人的面前。

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那些被史书记载为暴政的背后,竟然还隱藏著如此深远的战略考量。

然而,当天幕缓缓浮现出下一行字时,所有帝王,都猛地坐直了身体。

【以上功绩,固然伟大,但与始皇帝接下来这项举措相比,皆是枝叶。】

【他所做出的最伟大、最深刻、也最影响后世的决策,是这个——】

画面中,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朝堂爭论。

以丞相王綰为首的官员,建议嬴政效仿周天子,將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为王,以镇守疆域。

“燕、齐、荆地途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延续了八百年的传统。

然而,廷尉李斯却站出来,激烈反对!

他认为,周朝之所以天下大乱,根源就在於分封,诸侯坐大,尾大不掉,最终必然反噬中央!

天幕上,展现出了两种选择的未来推演。

如果选择【分封】,画面中,大秦的疆域被分割成一块块,嬴政的儿子们各自为王。

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代,又会像当年的春秋诸侯一样,为了土地和人口,互相攻伐,华夏大地,將再次陷入战火与分裂。

看到这一幕,无数帝王都感到了背脊发凉。

而当画面来到另一种选择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画面中,嬴政乾纲独断,採纳了李斯的建议。

【废分封,立郡县!】

只见他大手一挥,將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所有的郡守、县令,全部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考核、调遣,不得世袭。

【此举,彻底打碎了延续千年的血缘贵族政治,將权力从地方诸侯手中,收归中央!】

【它建立了一套流官制的行政体系,保证了中央集权。】

【从此,天子成为天下唯一的共主,华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后世两千年,无论王朝如何更叠,汉、唐、宋、明……皆沿用秦所创立的郡县制度。】

【此,方为秦始皇……真正的万世之功!】

这番论断,如同一道开天闢地的闪电,击中了每一个时空的帝王。

汉高祖刘邦,这位曾经的分封制支持者,看著天幕,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晚年费尽心力才剷平了那些异姓王,又分封了刘姓诸王,结果后来还是闹出了七国之乱。

此刻看到天幕的推演,他才明白,原来问题的根子,在分封本身!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抚掌长嘆:“高瞻远瞩,始皇帝此举,乃是真正的高瞻远瞩啊,他一人,便为后世所有帝王,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明太祖朱元璋,眼神无比复杂。

他为了巩固朱家江山,也將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为王,名为藩王。

此刻看到天幕,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咱这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而咸阳宫內。

嬴政看著天幕上对自己这项决策的至高评价,看著那些后世帝王或震惊或讚嘆的神情,胸中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气,直衝天灵盖。

他当年力排眾议,废分封,立郡县,承受了多少宗室、功臣的非议和不解。

他以为,这份苦心,无人能懂。

却没想到,后来,竟有天幕为他正名!

这一刻,国祚十五年的愤怒和不甘,似乎都被这份跨越千年的理解所冲淡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的暴怒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睥睨万古的孤高与自信。

“朕,没有做错!”

就在万朝都沉浸在这份震撼中时,天幕的画面,再次切换。

画面上,是嬴政身穿龙袍,孤独地站在宏伟的宫殿之巔,俯瞰著自己的万里江山。

旁白声,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

【奠定了如此伟业的男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天幕,將为您揭开,始皇帝嬴政那光环之下,充满爭议、孤独与挣扎的一生。】

【预告:下一节,我们將看到他的童年,他在赵国为质的屈辱岁月,以及这如何塑造了他多疑、坚毅、且……残暴的性格!】

新的悬念,再次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