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別动手,我们只是想问个问题
“对面怎么转向走了。”
中大极地號上,张新雨与观察员张凡博並肩而站,且两人都举著高倍望远镜看向前方。
“可能是怕相撞吧,这种仿古风帆舰操控起来很难的。”
张新雨为对面想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曾琦,还没有用电台联繫到对面吗?”
面对张新雨的询问,曾琦不免一阵紧张,他先是用手背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而后回答道:“没有联繫到,对面像是没有电台。”
“这不可能,能玩这么大的风帆船的一定是专业团队,不可能会不准备电台。”张新雨直接否定了曾琦的猜测。
“那对面在明显发现我们的情况下,为什么要保持静默呢?”曾琦很是不解,保持电台开机並且同其他船舶打招呼是海上船舶的惯例。
“咱们的电台確定没问题吧?”张凡博也不能对此进行解释,便再一次问了电台的情况。
“当然没问题,我们船上的电台互相呼叫过,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通话质量比出发前调试时还要好上一截。”
曾琦立即回答道,他在全船失联后便多次测试各通信设备,包括几台正在使用中的电台和备用电台。
“频道呢?”张凡博再次询问道。
“是156.8mhz,实际上,我还尝试过多个常用频道,都没有回应。”曾琦摊开双手,无奈回答。
三个男人陷入沉默中,几分钟后,张凡博开口打破了氛围,他苦笑著道:“老张,你说我们该不会穿越了吧?”
“小张,我就说让你无聊的时候少看点小说,你觉得穿越这东西它科学吗?”张新雨对这个猜测嗤之以鼻,他否定了张凡博后,紧接著便说出了他內心的打算:“那艘船速度不快,直接追上去问一句啥情况不就真相大白了?”
张新雨估算著风帆船与自己破冰船的距离,再结合两船目前的航速,预计再有一个小时两船就能相遇,到时一问便知到底是对方没电台还是什么情况。
按理说现在距离凯恩斯已经相当近,直奔港口才是中大极地號最优的选择,但张新雨想要先验证自己的猜测。
他的猜测自然不是他们已经发生了穿越这种无稽之谈,而是目前发生了某种自然现象,让较长距离间的通讯信號都被干扰或屏蔽,这样的话,那艘出海的风帆船必然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如果不上前告知他们,他们的处境比中大极地號更加危险。
就算风帆船在向远离破冰船的方向航行,十海里的距离也轻易地被破冰船用强劲的动力抹平。
现在两船相隔不足一海里,双方都能藉助望远镜看清对面的一切。
“对面貌似也是一个剧组,他们可能在拍综艺或者纪录片。”
看清对面船上人员的穿著后,张新雨初步地下了一个判断。
如果不是这样,那如此多的船员集体cosplay也就太壕了,这样的一艘风帆舰船製造、保养、开动可都要不少钱,而且还很难卖二手。
隨著距离继续缩小,张新雨甚至能看见对面船只將几门火炮推上了炮位,还有不少水手举起了一支支木棍。
“老张,你见多识广,对面这造型是个什么意思?”张凡博也捕捉到了对面船只上的一举一动,但他並未看懂对面这套行动的用意。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是他们准备用礼炮向我们打招呼。”
张新雨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下来,知识积累得確实很多,他清楚地记得船只鸣放礼炮是国际通行的隆重礼仪,其核心含义是表达敬意、友好与和平意图,起源於16世纪英国海军传统,后演变为国际惯例。
“那他们还怪热情的,我们该如何回礼呢?”张凡博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待遇,心中生出些自豪与欣喜,这事以后可用来在酒桌上跟朋友们吹牛逼。
“不过这礼仪是海军的礼仪,这船看起来也不像是海军的风帆训练舰,可能这只是对面的那群coser的play中的一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