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科克港。

晨雾像一块湿冷的裹尸布,紧紧缠绕著这座疲惫的爱尔兰港口。

海风带来的不是清新的咸味,而是混合了码头铁锈、腐烂鱼货和拥挤人群汗臭的浑浊气息。

真的是一场大雾,浓得化不开,连岸边的吊车轮廓都模糊不清。

这场大雾不仅没能给即將远行的人们带来任何诗意般的离別愁绪,反倒像是上帝往这口“移民”的大锅里又加了一勺冷水。

第三码头登船口,排队的人群在湿滑的木製平台上缓慢蠕动。

“排好队!都他妈的排好队!谁再挤,就留在这鬼地方发霉吧!”

一名身穿白制服、却沾满了油渍的船员站在一个货箱上,挥舞著像是喇叭的铁皮筒。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著一种掌控螻蚁命运的粗暴权威。

“证件!船票!都他妈的拿在手里!別到时候浪费老子的时间!”

另外两名膀大腰圆的船员像赶羊一样梳理著队伍,手里的藤条隨意地抽打在挡路的行李上。

队伍的前端忽然起了骚动。一个试图插队的瘦高个被一名船员粗暴地推了回去。

“滚回你的位置去,臭猪玀!想找不痛快是吗?”

那男人啐了一口唾沫,却没敢回嘴,只是悻悻地缩回了人群里。

“切,凶什么凶...”队伍里一个满脸雀斑的小伙子低声嘟囔。

“闭嘴!威廉!”他身旁的老妇人惊恐地拽了他的袖子一下。

枯瘦的手指紧张地绞著围裙的破边,“让他们听见,真会把你扔下海餵鱼的!”

肖恩·麦康纳修长的身影在佝僂的人群里站得笔直。他身上那件粗呢外套边缘已经磨得发白,却洗得乾乾净净,在雾气中泛著格格不入的体面。

深灰色的裤管利落地扎在结实的高帮工装靴里,靴面上还沾著贫民窟的泥泞。

虽然不到十八岁,脸上还带著些许属於少年的青涩,但一米七八的个子已经有了成年人的硬朗轮廓。

几缕深棕色的捲髮垂落,掠过他灰蓝色的眼眸,那眼神里没有周围人的兴奋或惶恐,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

紧紧地握著妹妹艾琳的手。四月的寒风依然刺骨,肖恩下意识地竖起了外套的领口。

“哥,我脚疼。”艾琳小声抱怨,眉头拧在一起。她新换上的小皮鞋后跟已经磨出了一道刺目的红痕。

肖恩立刻停下脚步,蹲下身。“新鞋磨脚怎么不早说?”他语气里带著责备,但手上的动作却格外轻柔。

从口袋里掏出一块乾净的布条,手指灵活地缠绕,避开了伤口,每一圈都恰到好处,最后那个结打得又快又稳。

“再坚持一会儿,小火焰。”他轻声唤著妹妹的暱称,指尖掠过艾琳如火的红髮。

这个称呼让小姑娘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十三岁的少女本该饱满的脸蛋,现在却瘦得能看到颧骨的轮廓。

101看书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讚 全手打无错站

直起身时,肖恩回头,目光穿透雾气,凝视著远处科克港贫民区那些高低起伏、破烂不堪的建筑剪影。

他紧了紧身上那个经过自己改装、显得格外臃肿的帆布背包,又低头看了眼手中那两张几乎攥出汗的三等舱船票。

“还是时间太短了...”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气。这一个多月来,除了挣到这两张通往新世界的船票。

他全部的身家也只有贴身藏著的十几英镑和背包里那些精心准备的生存物资了。

肖恩·麦康纳並非这个世界的原住民。他的灵魂来自近百年后的未来。

两个月前那场席捲爱尔兰的流感,像一场粗暴的交换仪式,让他重生在了这个爱尔兰青年身上。

甦醒时最先感受到的不是重生的狂喜,而是贫民窟棚屋里刺鼻的腐臭和身旁妹妹艾琳滚烫的额头。

也许是原主最后的执念太过强烈,也许是命运女神一次漫不经心的拨弄,他毫无排斥地接纳了这个贫穷、绝望却充满责任感的身份。

在迅速理清记忆和了解了自身处境后,他做了一系列冷酷而高效的决定。

变卖家中所有能换钱的物件,草草安葬了原主病逝的父母,然后带著所剩无几的现金和依旧虚弱的妹妹

离开了阴冷绝望的都柏林,南下来到科克港,目標明確,弄到两张去美国的船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