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降维打击
刘士侠略一停顿。
“津海存在多重匯率市场:首先,南京政府领导的国营银行,他们必须遵守法幣匯率管制价。”
“其次,日占区强推蒙银券、朝银券两种偽幣,並人为高估日元匯率。”
“再次,租界还有外幣黑市,各种幣种匯率自由浮动。”
“我们可以借合作商行、企业『进口物资』的名义向国营银行申请官价外匯,然后黑市转手,再去日战区购买物资转港交付。如此三角套匯,利润大到无法想像。”
老朝奉大惊:“此乃…此乃利用日军和租界的匯差套利?风险滔天!若日军察觉......”
刘士侠摇摇头:“此操作核心在『迅捷』与『切割』:资金流经不同实体,帐目体现为正常存贷与匯兑;且用於实物交割的是日军支持的货幣,支付合理,促进日战区贸易,日军乐见其货幣流通。”
“真正的风险並非来自经济层面......”
陈经理摆摆手,示意刘士侠不用继续说下去了,时局政策方面的事情多说无益,更何况这种有利於日占区经济繁荣的事情,不是民资银行乐意看到的局面。
“那『白』色方案又如何?”
刘士侠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说:“当前,华北沦陷区富商及外国侨民大规模涌入津海租界避难,导致住房需求激增。租界的安全溢价,使租界地產成为实质性的避险资產。”
“从短期驱动来说:难民涌入推高刚需,资本避险催生投机;因此短期租界房產价格將持续高涨!”
此言一出,几人立即连连点头。最近,租界就连联排公寓的价格都涨到上万银元了,还一房难求,那些独栋的洋房、豪宅更是几十万,上百万银元起步,让人嘆为观止。
钞能力齐一拍桌子:“难道这位老弟说的是效仿沪海,做中短期房屋贷款业务?真妙啊!”
他家財资雄厚,是见识过沪海滩十里洋场的各种金融手法。
彼时天朝仅沪海市有这种针对房產的贷款,给大亨们购置豪宅提供3-6个月的短期资金周转业务。
老朝奉也连连点头:“別说富豪,就是普通人买房,也经常要找朋友筹钱应急。甚至钱庄,有不少的高利贷收益,就是来自这种买房拆借。”
刘士侠一摊手,做了个“原来你们都知道啊”的表情。
无论什么时代,买房是刻在天朝人骨子里的刚需。
早在1919年,鲁迅先生在北平4000大洋购置四合院时,现钱不够,就找钱庄贷了500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3个月,月息1.3%,年化15.6%。
这种事情在津海,在眾人身边更比比皆是,首付三四成就能购房,其余靠短期拆借;只是有些钱庄提供的按揭贷款利率非常高,月息5%以上,折成年利率就是60%
“当然,这种业务也有房价下降的风险,抵押的房契倘若贬值太多......”
刘士侠看三人热情高涨,但风险还是要提示到位的。
听完刘士侠一番高论,老朝奉嘆了口气:“老夫服了,第三个问题不问也罢。”
这就服了?资產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利用信息差调度头寸,各种金融概念我都还没拋出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