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派斥候打听了崇伯的军队数量,不过区区三万人,而他却有五万人,在他看来,击败联军不成问题。

他现在考虑的是,击败联军后应该怎么做。

趁势攻入晋国吗?郑公摇了摇头,这个时候攻入晋国等於与天子结下了死仇,日后必然会被天子报復,这对郑国是不利的。

因此,郑公决定先击败联军,隨后马上请和,承认周携王的天子地位。

他明白,以武求和,和平才能长久。

同时,携大胜之威也可以提高他这位郑公在朝廷的地位。

如今的周朝,中央权力都掌握在崇伯的手中,东方诸侯被边缘化。

而他一旦能够击败崇伯,东方诸侯就有可能回心转意,把他作为抗拒西方的一面旗帜。

这样,他面子,里子都可以得到,却不用付出大的代价。

想到这里,郑公更加迫不及待,他命令军队立刻出发,奔赴北方,与联军决战,一战定胜负。

……

与此同时,姬平也在思考这场战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杀鸡儆猴,其他四国都已经退出了战爭,只留下了郑国。

姬平不愿意郑国退出战爭,因为他需要借一个国家的毁灭来向东方诸侯显示武功。

而新兴的郑国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位於诸夏中心,无论是楚国北上中原,还是秦国东出,都绕不开郑国。

等到打垮了郑国后,就可以在郑国主持诸侯会盟,使得周朝重新繁荣昌盛一段时间。

对於姬平来说,延续家族的生存是最重要的事,而眼下如果能使得周天子的权威保持住,那么他的子孙起码可以在周天子的庇护下苟四百年。

而如果像原来歷史上那样礼崩乐坏的话,他的家族很有可能在不断的战爭中被毁灭。

姬平收拾了一下心绪,此番与郑公作战,他没有想任何的方法,而是准备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周礼之战。

他知道,如果使用计谋,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克郑国,然而却无法显示军力以及天子的权威。

只有在郑国內,堂堂正正地交战並击败郑公,那些桀驁的东方诸侯才会真心服从。

过了半个月,郑公的部队到了京邑,正好撞上了守城的联军,双方相隔百里互相对峙,气氛十分紧张。

姬平派了一个信使前往郑公那里,对他说。

"崇伯希望与您进行一场符合周礼的战爭,请您选择交战的时间和地点。"

郑公听了,险些笑出声来,他开玩笑地说:"原来崇伯也知道周礼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崇伯將军队派到城外,不要伤害城中的平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