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时间转眼而过。

又是清晨的炼蛊室,紫铜鼎炉蹲在中央,还留著前几批弟子练手时余下的温养痕跡。

余舟一个人站在炉前,指尖捏著枚核桃大小的象力蛊。这只蛊虫通体泛著浅灰,躯体上隱约能看见淡白的象鼻纹路,是来象峰外门弟子最易获取的兽力蛊,擅长力量,但速度和灵活性很差。

他现在要把这只象力蛊平炼,炼成均力蛊。

所谓均力蛊,也是力道蛊虫,不过並不是天然存在的,全靠人为炼製出来。无论是狼力蛊、虎力蛊、熊力蛊……等等,都可以炼成均力蛊。虽然这会使得它们的特点消失不见,但也会弥补它们的缺点。让力量、速度、爆发等各方面都平衡发展。

均力蛊的蛊方从一转到四转都有流传,哪怕是散修中也有不少人知道。似乎是从几千年前就被某位力道蛊师天才创造出来了。只是可惜没有听说过有五转的万钧之力蛊的蛊方,或许掌握在那些大宗门手里吧。

余舟回忆著均力蛊的信息,从竹筐里拈出三钱聚气砂。

指尖灵气微动,砂粒便顺著鼎口的缝隙均匀撒入,隨后点燃炉下的灵火。

澄明的火焰窜起半尺高,贴著鼎壁內侧舔舐,將炉温慢慢烘至微烫。余舟没有急著放蛊,而是侧耳听著炉內的细微声响,直到听见“嗡”的轻颤,才將象力蛊轻轻搁在鼎沿,让它借著炉温缓缓舒展躯体。

“前两次败在走兽蛊注气太早,这次先温养三息。”他心中思索,目光落在另一只掌心的走兽蛊上。这只蛊虫通体透明,原本是用来驱赶野兽的,但在平炼均力蛊的时候又有了新的作用,可以去除掉兽力蛊虫上面的某种本源气息,是炼製过程的核心蛊虫。

三息一到,余舟指尖凝出一缕细如髮丝的灵气,先探入鼎內绕著象力蛊转了圈,確认蛊虫已適应炉温,才將走兽蛊悬在鼎口上方。

灵气牵引著走兽蛊缓缓下沉,灵光触到象力蛊的瞬间,余舟立刻放缓灵气输出的节奏,像控著细流般,让走兽蛊的灵光一点点渗进象力蛊的躯体——浅灰的蛊虫表面渐渐泛起银白,原本清晰的象鼻纹路开始淡化,正是消解兽类气息的跡象。

“该加凝形露了。”

观察著鼎內的情况,余舟立刻从瓷瓶里倒出一滴淡青的凝形露,借著灵火的热气滴入鼎中。液体刚触到炉底,便化作一缕轻雾,与聚气砂融成的白气缠在一起,在鼎內织成层薄似的气团。

可就在象力蛊即將与气团融合、躯体开始泛出半透明光泽时,鼎內的灵火忽然颤了颤,炉温骤然升了一瞬,气团猛地炸开,半透明的蛊虫虚影在热浪中扭曲,最终化作一缕灰白雾气,顺著鼎口飘散在空气中,只留下几片焦黑的象力蛊残翅贴在炉底。

余舟没有急著清理,而是从袖中摸出张泛黄的草纸,炭笔在纸上飞快滑动:“十月十四日,第三次炼製均力蛊,失败。已知象力蛊温养三息有效,但走兽蛊注入灵气过早,提前消解象力蛊的兽类本源,导致后续材料无法融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他也没有书蛊那样的智道辅助蛊虫,隨身携带纸笔就很重要了。

写完,余舟捲起草纸塞进袖蛊,伸手去清理鼎炉。但就在他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鼎沿时,目光忽然顿住。

在鼎口內侧一处不易察觉的凹陷里,赫然印著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淡黑色印记,正是他已经见过许多次的骨杖图案,图案旁用极细的笔墨写著两个字:“行动。”

已经到了要杀杜鑫的时间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