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炼製对象蛊
石门开启的瞬间,一股带著震颤感的气流扑面而来。
余舟眯眼望去,只见定神窟內布满了半透明的“气鼓鼓”——如名所示,它们身体是扁平椭圆的,有两只手放在自己的肚皮上,似乎充当鼓锤的作用。淡青色躯体缠著细碎的银纹,悬浮在洞窟两侧的岩壁缝隙中,隱约能听见“咚咚”的低频气音,像闷鼓般敲在耳膜上。
“果然是扰人神魂的路数。”
余舟指尖按在眉心,只觉一股细微的晕眩感顺著气音钻进来,哪怕运转《千虫经》也难以完全压制。他扫过洞窟深处,三十三只气鼓鼓错落分布,气音叠加在一起,形成某种共振区域,若真踏入其中,怕是撑不过半炷香神智就会被搅得溃散。
没有丝毫犹豫,余舟缓缓后退。他摸了摸袖中那只气爆蛊的玉盒,又想起艾道人提及的大比第一,眼底的决心更甚。神念蛊不仅能炼製希望蛊,也可以帮助他通关这一关,他势在必得。
……
第二天辰时,来象峰山腰的工坊区已热闹起来。
这里是片依山而建的石屋集群,分为炼蛊、阵法、灵植、炼丹等等数十个区域,余舟此时来到的是炼蛊区。
每间石屋外都竖著丈许高的青铜炼蛊炉,炉口飘著各种顏色的灵气,混著材料的清苦香。弟子们穿著统一的月白外袍,或抱著材料往石屋走,或围在炉边记录炼蛊笔记,偶尔有內门弟子走过,周围的外门弟子都会下意识收声,態度恭敬。
余舟跟著人流到工坊执事处登记,执事翻了翻册子,抬头看他:“这一届新入门的外门弟子余舟?选炼蛊技艺?”
“是。”余舟点头,补充道,“想多学些蛊虫炼化的门道,方便后续养蛊。”
学习炼蛊是他早就决定好的,不仅是为了希望蛊的炼製,也是因为炼蛊是蛊师的三大护道术之一。他已经初步体会过养蛊和用蛊的博大精深了,现在要涉足一下炼蛊。
执事没多问,在册子上划了道標记,递来一块木牌:“去丙字三號石屋,跟著內门弟子苏墨打下手。记住规矩,少说话多做事,別乱碰炉边的材料。”
余舟接过木牌,顺著石屋编號找到丙字三號。
推开门时,一股热浪裹著灵气扑面而来,屋內正中央摆著一尊半人高的紫铜鼎炉,炉下燃著淡绿色的灵火,鼎口泛著微光。一个穿银灰內门服的青年正站在炉边,手里捏著根银勺,在瓷碗里调配著淡褐色的粉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