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昨晚大雨早已停歇,清新的空气中沁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水珠悬在叶尖欲坠未坠,折射初晨的光。
方载手中拎著布袋,装满蚕丝,一路来到村子中的一座典雅宫阁。
走入门后,却见柜檯之后,正有一人盘膝而坐,修炼吐纳,听到了脚步声,睁开双目,说道:
“是小方啊。”
“王管事。”
方载挤出笑脸,喊了一声,將手头那一捆蚕丝取出,点头哈腰,“一共九斤五两,您来点点。”
这並非是一次所得,而是最近两次四五个月积攒下的全部结果。
“咦?”
王管事扫了眼,见有一部分的蚕丝,更具色泽,面露诧异,拿起一根,拽了两下,试试韧性。
“你这蚕丝,品质提升不少,看来那头石蚕,有所精进?
不错,我寻仙阁赏罚分明,格外奖励三十灵砂,加上八斤蚕丝,算你……十八灵砂。
前后一共四十八粒!”
白玉石蚕,是属於组织的財產,而非个人,如果培育有成,对於管事,同样算是业绩。
至於九斤半怎么少了一斤半?
那叫损耗,正如凡俗官吏征粮时的淋尖踢斛。
所谓修界,只是一群求仙爭渡的求道者,而非仙人。
贪嗔爱欲,比起尘世,一样不少。
即便如此,格外奖励,仍是意外之喜,方载脸上露出欣然之色,还得说谢谢呢!
“多谢管事!”
他眼睛一转顺势道;“另外我请离村一日,去一趟总舵玉兰谷。”
玉兰谷是本阁的核心区域,乃是一处修士所居住的灵地,距离玄精山一二十里。
王管事皱皱眉,“哦?何事?”
“我攒了些灵砂,再向同僚借点,凑够两颗灵石,打算买部功法,修炼试试。”
方载没有隱瞒,一脸敦朴,“土行可能与我相配。”
没测灵符,五行选一,通常是凭感觉。
简称,瞎矇。
“倒有求仙之志。”
王管事如此说,语气却颇戏謔,大袖一挥,“允了,去罢!”
等人走后,他嗤笑了一声,“区区一介武夫,也妄想著一步登天。
灵根万里挑一,而且不测五行,空买功法,又有何用!”
王管事清点清点自己乾坤袋內的蚕丝,喜滋滋道:
“攒了这一大笔,回头该出手卖掉了。
此间驻守,果然是个肥差。”
……
方载走出来后,回家拿了所有储蓄,约上来寿,一起沿路朝东而去。
以二人的脚程,不过半个时辰,便到达了一片长满玉兰的谷口。
香气馥郁,周围被一股浓郁雾气所繚绕。
这是一座低阶迷雾幻阵,甚至是不入流,顶多抵挡抵挡凡人和江湖上的武夫。
“蚕村方载、来寿前来,还望启阵通路!”
取出身份腰牌,话音才一落下,面前烟雾便朝两侧分拨开来,一人牵著条狗,快步走了出来,笑道:
“老方,来寿,果然是你们俩,大黄闻到了味一直叫嚷!
今日怎么来总舵了?”
此人年岁二十七八,姓陈,单名一个真字,不是蚕农,平日负责玉兰谷的警戒守卫,並非修士。
因为曾经一起打猎,偶然结识,在整个寻仙阁,和方载兄弟俩最为亲近。
那条浑身金毛像土狗的黄犬,其实是拥有上品血脉的犬种,『石金獒』。
只是大黄出生之时,先天不足,潜力大减,说是终身会卡在一阶初期,难以突破,除非是有上等丹药,或者天材地宝。
否则的话,单凭此兽,陈真断然不会只沦为看守大门。
方载擼擼大黄,因为没少餵食,所以颇为亲昵,抬头答道:
“老陈,我和来寿凑了一些灵砂,打算买本土系功法,还差一些,能否借点?”
“你也有灵根?”
说到此事,陈真兴奋说道:“忘记说了,不久之前,我买张测灵符,验出了下品火灵根!”
相比之下,他入阁的时间更长,而且有头灵兽相伴,擅长寻踪觅跡,用途不小,故而薪俸比起蚕农更高一些。
“不过我还剩下二三十粒灵砂,暂且是用不上,先借於你买土功法无妨。”
方载本还寻思老陈没余钱了,听到此言,心下一喜,“够了,够了!”
他有八十五粒灵砂积蓄,加上今日所得的四十八粒,以及来寿的四十粒,一共一百七十三粒灵砂。
只差二十七粒。
见到二人要走入谷,陈真有些为难,说道:“老方,来寿。
最近我们和青龙会起了衝突,管得严点,平日不准隨意出入,还得上报。
我帮你们买罢。”
青龙会,是个和寻仙阁类似的组织,双方一向不和。
正说话间,一名道袍修士挥袖进入迷雾,来寿瞪大眼睛,等了半响,嘀咕骂道:
“奶奶个腿,只不准我们武夫隨意出入是罢!”
“好了,別抱怨了。”
仙凡地位一向差距甚大。
方载摇了摇头,拎起腰间沉甸甸的钱袋,递了过去,笑著頷首,“那老陈帮忙走一趟。”
“客气,你们先和大黄玩玩。”
陈真点了点头,掂量掂量,留下黄犬,独自走入迷雾,没过多久,便走出来。
手拿一本古朴书籍。
封皮上有《润土诀》三个字。
“这么多年,终於是到手了!”
方载接了过来,摩挲两下,感慨一句,放入怀中,一挑眉梢,笑道:“既然如此。
我们不耽误你值守,先回去了。”
“哈哈,是要著急修炼了吧!”
陈真笑了一声,摆了摆手,“回头休沐,一起狩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