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当中,武林高手,只不过是打磨体魄,钻研施劲发力技巧。
即便如此,气血旺盛,可每次祭炼后,仍觉消耗严重,个把月都难以恢復。
在江湖上,气血损耗过度,甚至是会折寿。
拥有胸口石钉异宝,似乎稍稍具备一点增补效果。
正『喀吧喀吧』嚼玄精石的白玉石蚕,仿佛被雷劈中,登时一顿,噗通一声,仰倒於地。
气机缓缓高涨,妖力鼎沸。
他盘踞成一团,口中吐出蚕丝,迅速包围自己,结成一层茧子,仿佛是在孕育。
“真的要进化了?”
方载一挑眉梢,喜道:“这回我消耗如此多,应该可以提升一阶血脉!”
毕竟在寻仙阁几年,修界知识了解不少。
据他所知,妖兽血脉,分为六个等阶。
杂品血脉、下品血脉、中品血脉、上品血脉,地品血脉,天品血脉。
还有传说中的圣品,那就不是一阶凡俗武夫所能知了。
白玉石蚕,乃是杂品,大多难以突破一阶初期,只有少部分出类拔萃者,会有变异。
寻仙阁有位老蚕农,所豢养的石蚕,堪堪达到中期,吐出的丝,几乎可以炼製中品法器。
价值不菲。
將近过了半日。
蚕茧裂开。
小白睁开小眼,舒展身躯,大小、色泽,仿佛没有什么变化。
它嘰嘰叫两声,凑近方载,脑袋很亲近地拱拱主人,张口圆圆口器,討好一般吐出一条白线。
“嘶——”
隱隱伴著法力波动,具备更多可操纵性。
白玉石蚕,一般不会用丝当作攻击手段,遭受了难以抵挡的攻击时,才会吐丝结茧,用以防御。
“经过我的蕴养,血脉似乎达到下品,同时境界也有突破,相当於炼气二层了。
它是土行,本就擅长遁地挖洞,可以埋伏偷袭。
如今多了困敌手段,以后倒是可以用来辅助我战斗了……”
“咦?!”
方载將缠在手臂上的蚕丝取下,见到上面光泽,瞪大眼睛,“这根蚕丝,不是白色,隱隱呈现五彩!”
“莫非是有什么特殊功效?”
这时,小白又將这根彩丝吞入腹中,转而吐出白丝。
“嘶——”
“可以收回?”
“彩色蚕丝消耗太大,所以循环利用。”
半响,方载明白过来,心中沉吟,拽了拽白蚕丝。
“韧性又有提升,刀剑难断,如果卖掉,一斤该能多挣一粒两粒灵砂了吧?!”
“前身加上我这一两年间,省吃俭用,已经攒下八九十粒灵砂。
当下小白晋级,这白丝的產量、品质都有增加,收入至少翻倍!”
彩丝太过惹眼,在村子中没有听过,所以稳一手,不打算显露人前。
“我两个月取一次丝,再等半年,多攒点钱,余下便向周围熟人各借一点,去买功法!”
不同於其他人,他不用测验灵根,自知是土行,早锁定了一本《润土诀》。
价格两颗灵石。
“咕咕~~~”
肚子叫了一声,方载正要起身到厨房去觅食,听到院外传来一道呼喊。
“小方!”
走出蚕室,却见院外站著一名鬢间斑白的老者。
佝僂著背,双手负在身后,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此人姓李,是此间的邻居,当了一二十年蚕农,乃是资歷最老的一批人,听说早年测过灵根。
结果仍蹉跎於此间,毫无疑问,没有灵根,並不具备修仙资质。
这些武夫,窥见一点修界风采,通常又不愿意回归尘世。
不如待在寻仙阁中,挣些灵砂,能买得到凡俗求之不得的丹药等物。
“老李!”
方载应了一声,笑著將人请进了门,寒暄两句,问道:“找我何事?”
老李头进了屋,神情鬼祟,转头环视一圈,確认没有旁人,嗓音沧桑,小声说道:
“小方,咱们认识那么久了,知根知底,我有一个赚钱门路,你感不感兴趣?
不久之前,结识一名江湖散修,平日以在坊市中当小贩为生。
你手头上,有无白玉蚕丝,不如让我拿去转手卖掉。
十斤有七十粒灵砂,是卖寻仙阁的七倍!
我只要拿三成牙钱,余下七成归你,如何?”
修界坊市,一般周围布置的有阵法。
江湖武夫,没有法力,纵然知晓地点,也进不去,所以要找散修小贩。
仙凡之隔,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你有门路?”
方载闻言,沉吟半响,笑著问道:“老李头,你这一把年纪,要那么多灵石干嘛。
难道是买一些长春丹么?”
长春丹,对凡人有延年益寿之效。
“实不相瞒,我有一个儿子,如今也十四五了,前日用测灵符试试,竟然拥有灵根!”
老李头肉眼可见地激动,扯住方载袖子,说道:
“我打算买一部適配功法,以及辅助修炼的丹药,趁早让他踏入仙途。
我修不成,既然子孙有此造化,拼了老命也得帮他!”
寻仙阁的约束,没有那么严苛,不准离山出谷。
蚕农隔三岔五,其实能到距离近的城池一趟,三两成伴,寻问柳。
前身醉心仙道,洁身自好,穿越来后,又一直在消耗气血,祭炼尚嫌不足,哪会平白增加负担。
方载有些意动,还是摇摇头道:“老李,不妥。
万一被王管事发现私自售卖,定然是吃不了兜著走!”
当下小白晋级,吐丝效率大增,不用再等多久,便可攒够灵石,兑换功法。
冒险搞小动作,得不偿失。
老李头一急道:“小方,你是四年前来的罢?如今攒多少灵砂了,恐怕没有我私贩的零头多!
还真指望这点薪俸买测灵符,验出灵根,再买功法不成?
届时怕已不惑之年,纵有资质,又能修炼出个什么名堂!
到了真正修界,一般是用灵石交易,灵砂也就寻仙阁拿来打发压榨咱们罢了,我已卖了多次,从未出过意外。
你又何必顾虑……”
卖了多次?
那更不能同流合污。
方载面露难色,委婉拒绝,睁眼说著瞎话,“我上次才卖掉蚕丝,手头的確没有剩余。
要不……下次,下次一定!”
“嗐,你这小子,不足与谋!”
老李头没有再纠缠,嘆了口气,一脸的恨铁不成钢,留下一句话,匆匆离去。
“此事莫要和旁人提及。”
方载皱了皱眉,转身走到相邻的隔壁院落,喊道:
“来寿!”
话音才落,一名身材颇魁梧的青年,端著热腾腾的瓷碗,探头从厨房中出来,口中嚼著食物,咧嘴一笑。
“大哥!
你吃了么,恰好我煮了肉,要不来点?”
在蚕农中,两人关係最为亲近,不仅是因房舍相邻,年岁相当。
更是由於自小相识,同出一村。
幼年之时,他们家乡被瘟疫肆虐过,民之死者十之八九。
方载侥倖活了下来,因为曾经目睹仙师施药救人,心生向道之心。
於是领著几名发小同伴,混跡江湖,一边寻觅仙踪。
那一二十年间,昼行深山,夜宿荒林,餐风饮霞,遇庙则止,逢观则入。
可却始终不得机缘,心灰意冷,可却愈发如痴如狂。
求仙问道的执念,近乎疯魔。
一两年前,偶然得了一部所谓功法,结果走火入魔,所以觉醒宿慧。
至於同行伙伴,要么身亡,要么离去。
如今只剩来寿陪伴左右,对他最为忠心。
往常俩人廝混,几乎形影不离,同去上山採石,一起饮酒作乐。
唯一不同之处在於,来寿是青楼的常客,还养了房外宅小妾,不时会到一趟城中。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饿著呢!”
方载没有一点客气,笑著盛了碗肉,蹲在门前,压低声音,打了打预防针,“適才老李到你这儿没?
那老小子私贩蚕丝,最好是別掺和,咱们兄弟年轻,不冒那险!”
“好傢伙,这老东西浓眉大眼,也干这事儿?”
来寿学著方载以前的话,调侃一句,点了点头,“大哥你还不知道我,钱財够就行。”
“话说,大哥,你要买一部土行功法,还差多少灵砂。
这些年来,我一共攒了四十粒,要不再找老陈借点?”
蚕农的群体中,交情说浅不浅,说深不深,借钱的话,最好別提。
不过,以他们二人的关係,你的钱就是我的钱,不会计较那么多。
“不急,还有不少差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